深耕基层沃土,践行青年担当——新绿实践队暑期个人实践心得

发布时间:2025-08-03 01:2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吴燕玲   阅读 1.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心得

大学生云报8月3日讯(通讯员吴燕玲)在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纵深推进、青年大学生“双百行动”扎实开展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新绿实践队队长,我带领队员走进湛江市霞山区银苑社区,围绕公益课堂与社会调研两大主线开展服务。期间,我统筹全队工作,核心负责“英语+手工”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同时对接养老服务调研工作,还专门为公益课堂策划了破冰行动与结营仪式,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青年参与基层治理的责任与价值,“百千万工程”中“基层服务提质”的内涵有了更真切的感悟。

统筹协调,筑牢服务落地根基

作为队长,统筹与组织是贯穿全程的核心工作。前期与社区书记反复沟通,明确“一老一小”需求后,制定了详细方案:调研方面,我专门与社区书记对接,结合社区实际确定了覆盖小区、街道、公园的调研路线,确保接触到不同居住状态的老人;公益课堂开课前,为消除孩子们对实践队的陌生感,我策划了独立于课程之外的破冰行动,通过“数字炸弹”“切水果”等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快速熟悉队员、放松心情,为后续各类课程的开展铺垫良好氛围。实践期间,我坚持每日汇总课堂反馈与调研动态,灵活调整安排,比如根据“英语+手工”课程的参与热度,协调队员增加课时;实践尾声,为集中呈现成果,策划了结营仪式,邀请指导老师与社区干部参与,通过孩子们的英语手工作品展、课程片段重现等环节,让社区直观感受到服务实效。后期还牵头整理调研数据与课程成果,形成包含改进建议的报告,为社区服务优化提供参考。这一过程让我深刻认识到,青年服务基层需以系统思维统筹全局,才能让“双百行动”的实效真正融入“百千万工程”的基层治理实践。

(图:吴燕玲深入与同学交流)

(图:吴燕玲为同学们进行课业辅导)

深耕“英语+手工”课堂,践行育人初心

作为“英语+手工”课程的直接负责人,我始终聚焦“语言学习与美育融合”的目标,推动课程独立落地见效。课程设计上,紧扣“百千万工程”中“文化赋能基层”的要求,选取湛江本土元素与日常词汇结合,比如用贝壳拼贴“sea”“boat”等单词,让孩子在动手中既熟悉英语表达,又加深对家乡文化的认知;实施中,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接受能力分层教学,为低龄儿童设计“字母粘贴画”,为高龄儿童安排“单词故事创作”,通过“小组互助”“成果展示”激发参与热情。过程中,我直面并解决各类问题:面对部分孩子英语基础薄弱、参与畏难的情况,带领队员制作图文并茂的“单词卡片”,用图画降低理解门槛;针对课堂材料消耗过快的问题,我们收集废旧纽扣、卡纸等物资,既践行环保理念,又让课程更具可持续性。当看到孩子们举着自制的英语手工作品自豪展示时,我深切体会到,基层服务中的“育人”,正是通过这样一次次精准对接需求的实践,让文化与知识真正浸润心灵。

(图:吴燕玲与同学们和作品的合照)

带领调研团队,倾听银龄心声

  作为调研工作的带领者,我始终以“摸清真实需求、助力服务优化”为导向,注重引导队员用真诚贴近老人、用耐心倾听心声。前期结合“百千万工程”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要求,与队员确定调研主题后,依据与社区书记敲定的路线开展走访。过程中,我带领队员转变交流方式,从“按问卷提问”转为“以拉家常切入”,从老人熟悉的生活场景聊起——在公园凉亭里听阿婆讲日常买菜的便利与难处,在公园长椅上陪老伯聊晨练时的见闻,在社区门口和阿姨们探讨社区活动的参与体验。

调研最终梳理出基础健康服务不足、活动宣传不畅等四大问题,形成包含“定期开展义诊”“建立服务清单”等建议的报告。这一过程让我明白,“双百行动”中高校助力基层治理,正是通过这样脚踏实地的调研,将青年智慧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为“百千万工程”中的养老服务提质贡献力量。

(图:吴燕玲与老人家深入交流,开展调研)

(图:吴燕玲带领调研小组到公园进行调研)

   此次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百千万工程”的推进、“双百行动”的开展,离不开每一位青年在基层岗位上的担当。作为队长,从统筹协调到“英语+手工”课程的深耕,从破冰、结营的策划到调研的推进,每一项工作都是对“为人民服务”的践行。未来,我将带着这份实践收获,继续以青春之力扎根基层,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让青春之花在“百千万工程”的沃土上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燕玲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