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日讯(通讯员 何玉婷)2025年8月2日上午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红土振兴团” 奔赴广西大化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聚焦七百弄鸡特色养殖,通过实地调研、劳动体验与科普宣讲,探索以产业赋能乡村、以青春助力振兴的实践路径,以此带动广大青年学子心系乡村发展、主动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深耕特色产业:在鸡场里解锁科学养殖密码
红土振兴团一行抵达大化七百弄鸡产业核心试验区后,负责养殖的韦阿姨便热情地迎了上来。她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七百弄鸡“定时定量投喂+半散养”的科学模式:以本地玉米、稻谷为主料,辅以豆粕,每天清晨和傍晚投喂,鸡群其余时间在山坡自由活动,以啄食昆虫和草籽补充营养,从而保证肉质紧实鲜美和生态安全。队员们认真倾听并记录,从中体会到养殖模式的科学性和生态性,认为这一绿色链条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支撑。
图为红土振兴团成员向韦阿姨了解七百弄鸡养殖模式。许丽莉 供图
随后,在投喂时间,队员们主动帮韦阿姨背起装满饲料的背篓,跟着学习撒料的节奏。看着鸡群欢快地聚拢进食,队员们笑容满面,也深切感受到农户每日劳作的辛苦和坚守。亲身参与让同学们更加理解“实干兴农”的意义,大家纷纷表示要把所学专业知识与乡土实际结合,用行动助推乡村振兴。
图为红土振兴团成员参与七百弄鸡投喂实践。黄玉婷 供图延伸服务触角:让乡土特产走出大山深巷
参观调研结束后,团队并未止步于田间地头,而是想着如何让乡土特产走出大山深巷。经过一番思考后,队员们整合了基地提供的资料和收集到的影像,在县城广场、农贸市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搭起简易展台,开展了面向群众的“小讲堂”。队员们一边展示七百弄鸡的图片和生态养殖视频,一边讲解其营养价值和背后的故事,“喝山泉水、吃野虫子长大,肉质特别紧实”的生动描述吸引了许多居民驻足。为了让大家直观感受,队员们还带来新鲜鸡蛋免费分发,邀请大家品尝。许多群众现场询问购买渠道,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通过这种“大学生+农户”的推广模式,团队探索了“科学养殖+宣传推广”的产业振兴新路径,让更多人认识和信任七百弄鸡这一乡土品牌。
图为红土振兴团成员向居民分发七百弄鸡蛋并讲解养殖知识。黄玉婷 供图
实践结束后,在队员们心中埋下了深耕乡土的种子。大家在实践日志中写道:“这次的实践活动或许不能立即改变什么,但每一次调研、每一次推广、每一次思考,都是在为家乡的振兴铺路。”亲身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让团队成员们更加坚定了将专业所学服务于乡土发展的信念,也更加明白,唯有把青春写在广袤的土地上,才能让梦想与时代同频共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何玉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