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埂间的“思政课”:中南大学商学院椒林薪火·筑梦引航团与孩童共谱“丰收曲”

发布时间:2025-08-03 00:1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龚煜 李文博 朱晴雪   阅读 851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春种夏长,丰收时节。8月1日晚上18时,在结束了一天充实的学习后,趁着太阳还没下山,中南大学商学院椒林薪火·筑梦引航团的支教志愿者们便带领着孩子们从教室奔赴田野,躬身泥土,去帮助农民伯伯丰收去啦!

与预想的不同,一到田间,孩子们便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拔花生、掰玉米的队伍当中,他们仿佛也知道农民伯伯的不容易,原本调皮乱跑的孩子也静了下来,一心一意的干着农活。

拔花生是一个需要技巧和力气的农活,将一整簇花生完整拔出可不容易!这不,“老师,我拔断了”“老师,我拔不出来”……此起彼伏的声音从田间传来;看着充满生机的孩子们,农民伯伯忙说:“要两只手抓住花生的根部,一齐用力向上提,就可以拔出来了,来,我给你们示范一遍。”经过农民伯伯的教导,不一会,“哇塞,我拔出好多花生”……伴随着泥土的气息,丰收的喜悦也在田间传递。

掰玉米同样也不容易,但望着比两个自己还要高的玉米秆,孩子们依旧充满斗志,踮起脚尖,有样学样,握着玉米,一掰一拧,一根金黄饱满玉米便掰了下来。“这活看着简单,做起来还真累,干一会儿就出汗了”赵同学说。玉米叶子划在身上还有点儿刺挠,可大家都没有停下来,像小大人一样辛勤耕耘。

当暮色降临,劳动结束,满载玉米与花生的箩筐被齐心协力运回。在回校的途中,志愿者们问起了孩子们的感受:“你们今天累吗?”其中干活最卖力的小朋友这样回答“累,但我们多干一点,爷爷奶奶就可以少干一点。”朴实的话语蕴藏着最真挚的感情。

这是一节特别的课,书本上的道理,在田埂上变得真实,孩子们也切身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此外,这田埂上的躬身一刻,已为孩子们心中悄然种下一粒种子:未来无论脚步迈向何方,土地馈赠的智慧与勤劳的品格,终将成为滋养生命最丰饶的土壤。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晴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