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日讯(通讯员 颜心远、吴琦、骆思臻) 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华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绿漫星河”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与河源市源城区上城街道团委达成结对合作,通过设计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助力当地文旅品牌建设。团队制作的文旅宣传视频《时光的注脚》被源城区共青团列为优秀案例,系列文创产品已投入在地使用。
▲图为实践团参加广东省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结对项目启动仪式
青春聚力:座谈会上谋新篇
在广东省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结对项目启动仪式上,实践团携原创文旅IP及周边产品亮相。团队队长骆思臻现场展示融合环保理念的文创成果:以地标元素设计的文旅Logo团扇适配旅游打卡场景,可循环使用的纸巾盒彰显绿色主题,卡通IP形象为后续动画宣传提供载体。
▲图为“百千万工程”座谈会现场
▲图为队伍成员分发文创产品
河源市源城区团委副书记江家成高度评价大学生实践行动,提出“接地气、暖人心、做服务”的指导建议;上城街道团委书记蓝永晓充分肯定团队创意成果,并指明项目深化方向。
▲图为江家成副书记发言
▲图为蓝永晓书记肯定队伍设计的文创产品发言
文化赋能:上城文旅IP焕彩
实践团立足环境学科特色,提取上城街道文化符号进行创新设计。在设计核心IP形象时将传统底蕴与现代风格相融合,结合学院特色和绿色环保理念提取上城街道具代表性的元素进行融合创新设计了了两个吉祥物。实践团以独特的设计手法展现上城街道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魅力为文旅宣传注入新活力。
▲图为队伍设计的IP形象
“营”聚新声:文脉在地化传播
团队同步推进文化传播行动。在河源市第一实验学校开展的“溯千年文脉,绘上城新章”活动中,成员通过绘画宣讲的方式引导学生为IP形象填色命名,并在文创扇面绘制地方文化元素。活动以寓教于乐形式播撒文化种子,学生创作的彩绘作品展现青年一代对上城文化的理解。
▲图为河源市第一实验学校的学生正在进行在地化的文化创作
▲图为学生绘制的“上城印象”文创纸扇
活动结束后,实践团制作的叙事视频《时光的注脚》实现文化破圈传播:以青春视角串联龟峰塔、鳄湖、古街、李焘故居等源城四宝破译干年文脉,为老城写下时光的注脚,以“不做历史覆盖者,而做时空译者”的理念推动文化传承。
未来“绿漫星河”实践团将持续探索文创赋能乡村振兴路径,通过视觉设计提升上城街道知名度,为“百千万工程”注入青春动能。
图片 |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绿漫星河”宣传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颜心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