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日讯(通讯员 聂文慧 李善宇)2025年7月30日,山东科技大学星燧公益实践团走进淮河路社区,为当地学生带来了一场深入人心的“预防创伤、防欺凌”知识宣讲活动。此次活动聚焦创伤应急救护与反校园欺凌两大关键领域,以“知识深度讲解、技能实操演练、意识全面培养”结合为模式,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筑牢坚实的安全防线。
图为志愿者讲解创伤知识
在创伤应急救护知识的传授环节,实践团将创伤救护知识生动转变为“小卫士秘诀”,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真实场景的模拟,帮助孩子们全面且深入地掌握各类创伤急救知识。针对常见的擦伤、割伤、鼻出血等创伤类型,实践团成员逐一进行详细剖析。讲授擦伤处理时,按照“冲洗—清创—止血—防护”的“小卫士四步法”,讲解了如何使用常见医疗用品进行规范处理;对于割伤,重点讲解加压包扎术的“小卫士要点”,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敷料、正确的包扎手法以及包扎的力度等,确保同学们熟练掌握这一关键技能。在处理鼻出血时,实践团成员用形象的讲解并通过现场示范,清晰地展示了“前倾低头、捏住鼻翼、冷敷鼻梁”的正确操作方法。为了能够真正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实践团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实操演练环节,引入了止血带、绷带等救护工具,让孩子们成为真正的“预防创伤小卫士”,对各种模拟创伤场景进行现场处理。实践团成员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纠正,确保每位同学的操作都规范、准确。在演练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相互协作,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急救技能水平,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应急处理能力。
图为志愿者演示止血带包扎法
在反欺凌宣讲部分,以发人深省的校园欺凌故事开场,让大家对校园欺凌的严重危害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随后,结合具体案例,深入剖析了校园欺凌的定义、特征以及常见类型。通过详细讲解,让孩子们明白校园欺凌不仅仅局限于身体上的暴力行为,还包括言语侮辱、社交孤立、网络暴力等多种形式。
为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识别校园欺凌行为,实践团设置了知识问答环节以检验孩子们对反校园欺凌知识的掌握程度,并组织同学们进行讨论和分析,引导大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判断这些行为是否属于校园欺凌。在讨论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历,现场气氛热烈。通过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校园欺凌行为的理解和认识,还提高了他们的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
图为志愿者与孩子们进行互动
在应对校园欺凌的策略和方法传授环节,实践团成员从个体应对和群体干预两个层面进行了全面讲解。教导同学们当遭遇欺凌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勇敢地向欺凌者说“不”,明确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立场;鼓励同学们要积极发挥团队力量,当看到身边的同学遭受欺凌时,要勇敢地站出来,共同制止欺凌行为。此外,实践团还倡导同学们要在班级和学校中营造友善、互助的良好氛围,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从源头上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此次安全宣讲活动,不仅让同学们系统地学习了创伤急救知识和反校园欺凌方法,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安全意识和正义的种子。星燧公益实践团持续关注青少年的安全成长问题,不断丰富和完善安全知识体系,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宣讲活动,为更多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让安全之光照亮每一个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