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日讯(通讯员:刘纹菲)7月19日至21日,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汇聚知行微光,共汇沃土新卷”六汪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奔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六汪镇,围绕当地乡村振兴发展展开调研。7月20日下午,我们前往中药材科技小院调研,并认识了一位在此绿海中的“耕读人”——刘德禄老师。
在青岛黄岛六汪镇的中草药园,骄阳炙烤大地,他却像不知疲倦的陀螺,领着我们穿梭在药田间,裤脚沾着泥土,额头挂着汗珠,目光里满是对草药的深情。
图一 刘老师在中药材科技小院热情讲解
他不讲大道理,只把“知识长在地里”。行至黄连丛旁,刘老师抬手拨开叶片,指腹轻触黄连根茎,“这黄连看着普通,经培育优化,药效稳定,能帮上大忙哩”。说着,他掰下一小截黄连,递到我们手边,“尝尝,别看它苦,这苦味藏着大作用”。我们轻咬一口,苦味瞬间在舌尖炸开,他在一旁笑着解释:“这苦味是黄连素在‘打招呼’,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都是它的本事。”阳光透过枝叶洒在他肩头,照亮他眼角的纹路,那是常年与药田相伴的印记。
图二 “汇聚知行微光,共汇沃土新卷”服务队在院中学习互动
图三 刘老师的种植经历及相关获奖证书
屋里墙上的照片,让刘老师的付出与成绩清晰可循。丰收节里,他站在人群中,把中药知识化作通俗话语,让更多人了解传统医药的魅力;青岛农交会上,他捧着 “航天丹参”,为家乡草药代言,拓宽销路的同时,也让六汪镇的中草药名片越擦越亮。在中草药花海基地,他组织培训,手把手教农户种植技巧,助力大家把“药田”变成“钱田”。分析市场前景的研讨会上,他结合本地土壤、气候,为中草药产业发展出谋划策,默默推动着乡村草药经济前行。
图四 “汇聚知行微光,共汇沃土新卷”服务队与刘老师在中药材科技小院合影
在他心里,中草药园是“活教材”,也是乡亲们的“致富方”。默默耕耘的日子里,他把知识揉进泥土,让一株株草药成为乡村振兴的“金种子”。我们离开时,他又回到田间,身影与药苗相融——原来真正的热爱,从不需要喧哗,就像这片园子,默默生长,自有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纹菲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