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讯8月2日讯(通讯员 张彤)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是民族复兴源源不断的生机,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与希望。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青辰 +” 志愿服务队积极响应志愿号召,为深入了解乡村教育现状、走进乡镇儿童生活,以传播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的志愿精神为己任,在社会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
规划多元课程 筑牢温暖开端
近日,“青辰 +” 志愿服务队在临沂费县英瞳小学开展为期 5 天的 “七彩假期” 暑期夏令营活动。7 月 16 日上午,夏令营开班仪式暨第一课如期举行。团队队长罗子墨以 “探索、成长、共享” 为核心,详细介绍了涵盖英语教学、传统文化、综合素质拓展三大板块的多元课程体系;志愿者代表赵冠杰分享 “用专业与热情点亮童年” 的服务初心,传递大学生志愿者的责任担当。仪式结束后,志愿者为为每位孩子送上了包含文具用品的学习套装,将关爱化作启航的第一份礼物。
▲图为开班仪式上”青辰+“团队成员与孩子们一起进行破冰游戏”左手抓右手逃“。通讯员 李佳琪 摄
三维课程赋能 趣味活动促成长
夏令营以“寓教于乐”为理念,构建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在英语能力、文化认同、综合素质三个维度实现突破。在英语课程中,志愿者创新采用 “故事情景化 + 互动游戏化” 模式:以 “狼来了” 经典故事为载体,将英语词汇融入剧情讲解,帮助孩子在角色扮演中记忆单词;开设 “世界景点赏析” 课程,通过图片、动画展示各国风光,搭配简单口语表达练习拓展国际视野;设计 “非遗英语盲盒写作”“单词接龙比拼” 等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在合作中克服 “不敢开口” 的障碍,逐步实现 “自信表达”。
”青辰+“团队注重传统文化与爱国教育课程的实践体验。“建筑彩泥手工课” 上,志愿者引导孩子们观察家乡建筑与标志性景观特征,手把手教学彩泥塑形技巧,鼓励孩子用彩泥复刻心中的建筑记忆;结合手工课成果,同步开展爱国主题教育,通过做小红旗、讲解国旗国徽的历史演变与象征意义,让爱国情怀与文化自信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发芽,在实践中自然浸润。
团队开设综合素质拓展课程涵盖科学探索与身心发展两方面。“小吸管‘搭’世界” 活动中,志愿者提供吸管、胶带等材料,通过4人小组合作设计并搭建桥梁、高塔等造型,小朋友在动手过程中既发散了思维和想象力,又培养了科学兴趣、团队意识;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开设象棋对弈、乒乓球友谊赛、团体运动会等项目,在运动与博弈中锤炼孩子们团队协作与抗挫折能力;“知心姐姐” 心愿单互动心理课上,志愿者以匿名分享、一对一倾听的方式,为孩子们提供情绪疏导与心灵支持,助力身心全面发展。
▲图为在心理辅导室“青辰+”团队成员开展“表达我的情绪”环节,孩子们表示很开心。通讯员 李佳琪 摄
收获成长印记 践行青年担当
7 月 19 日闭营仪式上,“小红花拍卖” 环节充满欢声笑语,孩子们用 5 天课程中积累的小红花兑换文具、益智玩具等物品,小铭同学兑换物品时轻声说道:“老师,明年一定还要来。”这兑换的不仅是物品,更是对努力与成长的肯定。心愿卡填写中,“希望下次考试进步 5 分”“想继续参加这样的夏令营” 等质朴字样,道出了孩子们在知识、能力与情感上的蜕变。家长们纷纷反馈,活动有效填补了暑期教育空白,让孩子们在专业、有趣的课程中收获了看得见的进步。一名志愿者表示,通过这次实践,真正理解了”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深意,未来将带着这份初心继续在教育公益的道路上前行。
此次活动作为团中央 “七彩假期” 专项的生动实践,既是青岛理工大学志愿服务与乡镇教育深度融合的典范,更彰显了青年学子以专业化服务补充乡镇教育资源、践行社会担当的初心使命。
▲图为“青辰+"团队志愿者与英家疃村小学孩子们在村委会前合影。通讯员 李佳琪 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罗子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