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垦荒岁月温度:“拓荒薪火” 团队探访十六团老一营旧址

发布时间:2025-08-02 21:4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马兰   阅读 899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近日,“拓荒薪火·寻兵团农业红色足迹”实践团队来到阿拉尔市十六团老一营旧址,在泛黄的影像与复原的场景中,探寻359旅屯垦戍边历史的生动细节。

▲成员认真观察“老物件”感悟屯垦岁月的艰辛

与359旅纪念馆的系统性展陈相比,这里的展品更显“泥土芬芳”。团队成员发现,数十帧民间留存的老照片极具史料价值:有战士们用原始农具开垦盐碱地的身影,有科研人员在田埂间记录作物生长的专注神情,还有家属们在地窝子旁晾晒作物种子的画面。这些由亲历者记录的瞬间,为农科学子提供了研究早期屯垦农业的珍贵素材。

▲展览馆一角的相册中珍贵的照片

在复原的生活与劳作场景中,土坯垒成的农具房里,坎土曼、木犁等工具排列整齐;简易实验台前,锈迹斑斑的烧杯仍保留着当年培育作物的痕迹。“课本里‘南泥湾精神’在这里有了具象注解。”团队成员感叹,从补丁摞补丁的垦荒服到改良土壤的原始记录,这些细节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变得可触可感。

▲真实使用的生活工具

从此次探访中,团队还对展品背后的农业技术演变进行了梳理。老一营的故事,正通过农科学子的视角,解兵团农业发展历程提供了鲜活样本,也让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新时代的田野上延续传承


撰文 | 马兰 李亚鹏

图片 | 王宇嫣 李亚鹏

一审 | 张欣欣

二审 | 任冬涵

三审 | 王宇嫣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亚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