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日讯(通讯员 刘拓航)7月18日-7月25日,临沂大学春风“化”雨乡村振兴实践团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围绕"弘扬沂蒙精神,助力乡村振兴",通过红色宣讲、科普教育、产业调研等形式,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7月24日下午,实践团来到小岗村幼儿园,给小朋友们带来了精彩的化学小实验和垃圾分类小游戏。此外实践团还给小朋友们讲述了沂蒙六姐妹的故事:“在革命战争年代,临沂市蒙阴县烟庄村有6位十八九、二十刚出头的姑娘或媳妇,她们出身苦寒,有的是童养媳,有的是逃荒户的女儿,但她们英勇支前,为子弟兵送军粮、做军鞋、看护伤病员,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奶奶真勇敢!”一位小朋友举着实践团送的沂蒙布老虎大喊。幼儿园教师表示,这种寓教于乐的红色教育形式,让革命精神以更鲜活的方式浸润童心。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给小朋友们讲述沂蒙六姐妹的故事 于繁荣摄
7月24日晚,实践团为来自全国十余所高校的大学生讲述了沂蒙精神的深刻内涵,并给他们品尝了沂蒙特色煎饼。实践团成员给大学生们讲述了沂蒙母亲王换于的故事:“从1939年到1945年,王换于先后收养了41名八路军子女。这41名孩子被接走之后,1943年,她又收养了45名孩子.......”来自安徽一高校的同学说:“原本只在书本里读过沂蒙精神,总觉得那些文字隔着一层历史的距离,直到今晚听了你们的讲述,才真正明白‘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不是一句空话。现在再看这沂蒙精神,它不只是历史里的丰碑,更像这煎饼的滋味一样,扎实、温暖,能实实在在地融进心里,让年轻人们知道,今天的安稳日子是从多少人掌心的温度里焐出来的。”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给大学生们讲述沂蒙精神 赵旭东摄
图为收到沂蒙布老虎的大学生合影 赵旭东摄
此次临沂大学春风 “化” 雨乡村振兴实践团在小岗村的实践活动,以沂蒙精神为纽带,架起了沂蒙老区与改革发源地的红色桥梁。从幼儿园里孩子们对英雄的崇拜,到高校学子对精神传承的共鸣,实践团用青春的视角解读革命历史,用务实的行动服务乡村需求。红色宣讲让沂蒙精神在小岗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科普教育为乡村未来播撒希望,产业调研则为两地振兴经验的互鉴搭建了平台。实践团成员表示,未来将继续以 “薪火相传” 的使命感,把沂蒙精神的坚韧与小岗精神的敢闯相结合,让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持续绽放,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实践中永葆活力。
图为实践团合影 赵旭东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拓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