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近日,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初心豫路,中原星火”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赴洛阳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先后走进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通过实地参观、现场学习、交流分享等形式,在中原大地上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
沉浸式探访:于红色地标触摸历史温度
实践团首站前往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作为河南最早的党组织发源地,这里完整保存着1921年以来早期共产党人在洛阳开展革命活动的珍贵史料。泛黄的罢工宣言手稿、复原的秘密会议场景,生动再现了洛阳组党员在军阀统治下,以铁路为纽带串联工人力量、点燃革命火种的壮阔历程。实践团成员刘宇喆在分享感悟时谈到“当看到‘党员们用铁路信号灯传递情报’的细节时,才真正理解了‘隐蔽战线’的艰险,也更懂‘初心’二字的千钧重量。”。随后,实践团赴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开展研学。成员们重点参观了办事处处务室、会议室、电台室等复原场景,结合详实的文献资料与历史照片,系统学习了办事处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职能作用与历史贡献,深切感悟到革命先辈“舍生取义、团结抗战”的家国情怀。
互动式交流:在寄语与分享中传承红色基因
实践过程中,实践团精心设置“初心寄语”环节。成员们结合实地参观的深刻感悟,以书面形式集中抒发对革命历史的崇高敬畏、对初心使命的深刻理解以及对青年时代责任的深入思考。铿锵寄语展现了青年学子对革命精神的高度认同与赓续传承的坚定决心,字里行间彰显着新时代青年与历史对话、向先辈致敬的赤诚之心。此外,实践团举办专题读书分享会。成员们围绕《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二卷等书籍,结合实地见闻进行深度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实践实现了“书本历史”与“现场历史”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深化了对“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的认识,明确了新时代青年需以理想信念为引领,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建设的实践方向。
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让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的青年学子们在红色地标中读懂了“初心”的分量,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明晰了青年的使命。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要将中原大地的红色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中原星火在新时代的青春接力中,持续照亮前行之路。
(通讯员:唐鑫 王美颖)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