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1日讯(通讯员 金莹) 为深入贯彻“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响应乡村振兴与医疗下沉的国家号召,近日,西安培华学院医学院青护暖乡志愿服务队走进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沿河广场,开展大型义诊与健康调研服务。活动在安塞区社工部和街道办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展开,短短3小时内累计为400余位群众提供了测量血压、健康咨询、档案建立、中医基础理疗等专业服务。调查结果显示,60%以上村民存在高血压、血糖异常等慢性病隐患,此项调研为后续乡村健康管理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青春护健康,义诊暖人心
清晨七点,青护暖乡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便早早抵达安塞区沿河广场。当天正逢集市,人流如织,许多村民对义诊活动表现出极大热情。不少老人拄着拐杖、年轻父母带着孩子前来,渴望获取免费的健康咨询与检测。
▲图为志愿者为老人测量血压
活动共设立测量血压与脉搏、健康档案建立、中医健康咨询、疾病防控科普四大服务模块。志愿者们分工明确,医护专业技能扎实,服务流程有条不紊。年长的村民在接受检测后,由志愿者为其建立一对一健康档案,记录血压、常见病史和生活习惯,便于后续追踪指导。
“娃娃们量得仔细,说得也明白,这比我自己在家瞎琢磨好多了。”一位村民在接受服务后满意地说。
数据触目惊心,慢病问题凸显
通过300余份现场调查与血压筛查结果,志愿服务队发现:60%以上的被检测群众存在血压异常、头晕乏力、睡眠紊乱、长期服药却无规范指导等慢性疾病症状。不少村民自述从未进行过系统体检,对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等疾病的认知存在较大误区。
▲图为志愿者为村民讲解降压知识
其中,一位58岁的村民在量完血压后,数据显示高压达到172mmHg,低压也接近临界线,但他本人却“并不觉得有问题”。志愿者为其详细解释了高血压的隐蔽性及后果,并引导他及时就医。“以前总觉得能干活就是没病,现在才知道,很多问题在身体里‘潜伏’着。”他说。
这一发现引起了志愿服务队的高度重视。队长金莹表示:“慢病防控绝不能等问题严重了才处理,我们这次义诊不仅是测量,更是提前预警,让大家有意识、有准备。”
科普赋能乡村,传播健康理念
为将健康理念真正“送到村民心里”,志愿服务队还在广场周边设置了健康科普展板,并向群众分发了《高血压防治手册》《家庭饮食指南》《中老年疾病早筛早治建议》共计500余份。
不仅如此,志愿者们轮流拿起小喇叭,面向聚集群众进行“广场式微课堂”宣讲,围绕“什么是慢性病”“为什么要按时服药”“中医调理在基层的意义”三个方面展开通俗易懂的讲解。结合老人、农村饮食习惯与就医习惯,建议村民多监测、多记录、定期复诊,强调“防大于治”的理念。
▲图为志愿者调研记录
“今天听明白了,不能只靠感觉,也不能怕花钱不看病。”一位听完宣讲的老人这样说道。
专业青年在行动,健康下乡有力量
此次义诊服务是青护暖乡志愿服务队将所学护理、中医学知识用于实践、服务社会的重要体现。参与本次义诊的均为西安培华学院医学院学生,涵盖护理学、中医学、康复治疗学等多个专业。指导教师薛国斌在现场全程督导,确保义诊流程科学、安全、有序。
▲图为村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将所学所知用在乡村,是我们作为医学生的责任。”护理专业学生索紫鑫在服务后感言道,“课堂知识是根,百姓的需求才是枝叶,这次是真正‘把知识用在了最需要的地方’。”
志愿者们在服务之余还完成了义诊数据录入、筛查结果归档、村民回访跟踪建议初稿等工作,展现了高度的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
▲图为服务队和当地居民合影
医心汇聚,青春守护乡土温度
本次义诊不仅获得了当地村民的高度认可,也受到安塞区团委、街道办的积极评价。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专业、踏实、有爱心的学生团队,我们希望年年都来。”
青护暖乡志愿服务队计划将本次义诊调研结果整理为专项报告,提交给当地卫生健康管理部门,协助推动基层慢病干预计划的制定与落实,真正实现“健康从发现开始”。
结语中,队员纷纷表示,这次义诊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作为医护青年走向乡村、服务基层的初心和使命。在黄土地的微风中,这群白衣青年用实际行动描绘出一幅属于新时代青年的责任画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金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