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0日讯(通讯员杨琪、朱作家、丁培真、尹佳颖)为增强乡村孩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近日,湖北大学“陌上花开”文化传承志愿服务队在尹集乡青龙村开展了以“初识衣冠承古韵,再习礼乐折霓裳”为主题的特色课程。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志愿者向孩子们阐释中华礼仪与服饰文化的重要地位。接着,志愿者围绕衣裳制、深衣制,袍服制三大形制依次展开,从先秦质朴的上衣下裳,到汉代的曲裾深衣,再到唐代的齐胸襦裙和宋代的褙子长衫,以及明代的袄裙、马面裙,无不体现从“服章之美”到“礼仪之大”的千年传承。
在礼仪教学环节,志愿者讲解并示范了揖礼、拱手礼、叉手礼等传统礼节。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积极跟随志愿者练习,还自发结对相互演示、纠正。遇到疑问时,他们主动举手请教,每一个动作的纠正与重复,都是对“礼仪之邦”精神的具象触摸。
图为志愿者在示范揖礼 朱作家摄
接下来,志愿者为孩子们分发了彩色卡纸与双面胶,引导他们发挥想象,亲手制作传统服饰模型。孩子们专注地剪裁、粘贴,有的还原“衣正色,裳间色”的配色,有的为“深衣”画上盘绕的衣襟,小小的卡纸在他们手中变成了一件件充满童趣的“传统服饰”。
图为孩子们用卡纸制作传统服饰 朱作家摄
此次课程以礼仪为桥、以服饰为媒,让乡村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华传统礼仪与服饰不仅是历史的印记,更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志愿者杨琪说。湖北大学“陌上花开”文化传承志愿服务队表示,此后将继续开展此类课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助力孩子们在文化滋养中成长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