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0日讯(通讯员 吴淑贤、马雨筝)为洞察乡村振兴路径,挖掘特色产业驱动乡村发展的实践经验,7月12日,烟台大学“青囊赋兴”实践队奔赴莱州市城港路街道朱家村,深入调研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状况,同时聚焦当地产业转型难题。
村口科普,搭建健康“连心桥”
上午八点,实践队抵达朱家村口,在村书记带领下,队员们结合药学专业所长在村路口开展健康科普,聚焦村里老人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以唠家常的方式,细致讲解用药禁忌,从“药该吃几片”到“哪些药不能混着吃”,事无巨细。同时,现场演示过期药品正确处理方法,让用药安全知识真正走进老人心中,这场科普成为实践队与村民的“连心桥” 。
▲图为队员们为村中老人科普健康知识 。通讯员 甘超宇摄
产业调研,直面发展“突围题”
稍作修整后,村书记带领队员们来到了金银花种植基地与加工车间。在存储室,村书记指着堆放的金银花坦言:“2018年村里试种金银花后,400多亩土地均改为金银花种植。但当前市场趋于饱和,产品售价面临压力,产业转型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此话语让队员们直面乡村产业从“种得出”到“卖得好”的突围难题 。
实践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细致观察金银花生长态势;走进加工车间,详细了解产品生产流程。围绕种植技术优化、产品深加工升级、销售渠道拓宽等关键问题,队员们与村书记展开深入探讨,结合专业知识与实践观察,尝试为朱家村金银花产业转型出谋划策,助力村庄破解发展瓶颈。
▲图为村书记向队员们介绍金银花存储与产业转型难题的场景。通讯员 吴淑贤摄
▲图为村干部向实践队员介绍金银花加工流程的场景。通讯员 王晶摄
▲图为队员们与村干部共同探讨产业转型的场景。通讯员 吴淑贤摄
走访民生,聆听幸福“变迁声”
午后,队员们分成小组,沿着整洁的街巷走访调研。遇到在街口乘凉的老人,队员们便主动走上前拉起家常,从庄稼收成聊到金银花产业带来的变化。
“以前这条街坑坑洼洼,现在铺了水泥,走起来稳当多喽!”一位大爷指着脚下的路说,“自打种了金银花,来村里的人也多了,街道两边还摆上了小花盆,看着就舒心。”队员们边听边记,在与村民的闲聊中,感受着产业发展给村庄环境、生活氛围带来的点滴改变,这些街头巷尾的真实反馈,让调研数据有了更温暖的底色。
▲图为实践队员街头调研的场景。通讯员 甘超宇摄
此次朱家村之行,队员们掌握金银花种植、加工实操技能,也读懂村庄产业转型的“难与盼”。未来,“青囊赋兴”实践队将以药学专业为“引擎”,深挖金银花药用价值与药食同源潜力,探索深加工产品,助力小小金银花成为朱家村振兴的“致富花”,以青春力量续写乡村产业升级崭新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冯智璇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