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0日(通讯员冯梓铭 张宇飞)2025年7月12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古韵博物,千秋统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常州博物馆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成员参观游览并学习当地博物馆相关知识,在博物馆的时空长廊中探寻着中华文明的千年印记,亲切为游客朋友介绍讲解,让游客们更好地了解常州相关历史、感受常州人文历史之美。
从学习认识到了解深入
活动伊始,实践成员张宇飞先通过走访调查,了解了常州博物馆所展现的文物文化,并通过网络收集资料、书本查阅信息加深对于常州相关历史文化的认识。在获得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之后,实践成员来到常州博物馆进行实地参观学习,通过多个展馆的文物认识、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了解这些文物的历史背景、相关信息、历史故事,并跟随在讲解员之后学习更多文物相关知识。
步入“龙腾中吴”展厅,一件新石器时代的文物玉琮立即吸引了实践成员的目光,张宇飞询问讲解员,讲解员为其耐心解答,于是明白了这个内圆外方的结构,即是象征着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而作为古时期的玉器,即是一直象征着宗法权力的礼器,故而看见玉器即见身份之高贵。当一直到春秋原始青瓷的展区时,一件团队釉面天然冰裂纹瓷器引得实践成员的驻足,在仔细端详了许久之后,不由得惊叹其纹饰之美,设计之精巧,为了弄清冰裂纹瓷器的由来,实践成员又立即搜集了相关资料,通过资料才明白这种“瑕疵”的独一无二的美学价值,其制作之难、工艺之复杂,不由得令人叹为观止。
图为张宇飞参观常州博物馆。张宇飞供图。
从学习者变为讲解者
通过学习历史文化,实践成员已经对常州博物馆的文物及其历史背景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跟随讲解员学习了一些讲解技巧,随后实践成员开始了实地讲解。实践成员张宇飞为一位老人讲解的时候,特意放缓语速、用更浅显易懂的语言为其讲解,力求让老人家听得更明白、更清晰。在讲解一幅清代花鸟画的时候,实践成员张宇飞发现老人对其很感兴趣,便特意停下向老人讲述:“您看这花瓣的渲染技法,不用墨线勾勒,直接用色彩塑造形体,这是常州画派特有的‘没骨法’,大胆的颜色渲染让画面更加饱满生动。”尽管他已经对这件文物较为熟悉,但是在面对老人还是十分紧张,老人听后转头向他连连点头,夸赞到:“大学生讲得清楚,我这老头子都听懂了!这画面可真美呢!”听到老人的夸赞,张宇飞也放轻松了不少。
之后实践成员也一直在用自己努力为常州博物馆介绍讲解,为游人讲述着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
图为张宇飞为游客讲解。张宇飞供图。
在了解了常州博物馆的文物知识之后,实践成员更搜集了深层次的历史文化,既丰富了自己的文化底蕴,更为之后的讲解介绍做出了铺垫;在后期讲解过程中,实践成员尽全力去让游客理解明白,也尽力使得自己的讲解更生动有趣、浅显易懂,最终也收获了游客的一致好评。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古韵博物,千秋统绪”实践团队将继续深入挖掘博物馆文物相关知识,为游客讲好常州故事,赓续常州的文化生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冯梓铭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