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作伴振兴路 广油学子以实践探寻石颈乡村发展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7-29 16:1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何烨琳 谭媛文 李可甄   阅读 4.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7月29日讯(通讯员 何烨琳、谭媛文、李可甄)2025年7月10日至7月24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红星领航”突击队奔赴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石颈镇烟塘村,进行为期14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突击队紧扣乡村振兴主题,创新实践路径,以“双线并行”的模式同步推进调研与墙绘工作,以协作共进的方式赋能石颈镇与烟塘村发展,用青春实践触摸乡土脉搏。从特色产业调研到人才生态观察,从文化墙绘创作到乡村现状走访,队员们以“探寻发展路径、贡献青春智慧”为核心,在石颈大地上书写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篇章。

红星绘乡组:笔墨绘振兴,色彩暖乡土

14天里,墙绘组以“讲好烟塘故事”为核心,将红色基因、生态理念与乡土风情融入墙绘创作,为村庄注入文化活力。其中,第一幅以烟塘村革命历史为蓝本,让红色基因在乡土间具象传承;第二幅聚焦生态振兴,体现垃圾分类流程、绿色农业循环模式,队员们采用卡通化的“环保童话”风格,用童趣笔触提高村民生态守护意识;第三幅捕捉乡土日常,绘出荔枝树下湛江鸡群觅食的温馨图景,将烟塘村的物产丰饶与生活烟火,定格成展现乡村风貌的文化名片。

墙绘创作并非孤军奋战,也有热心村民们的帮助。村干部提前清理墙面、村里的孩童共同加入绘画之中,这些质朴的支持,让颜料晕染的不仅是墙面,更是青年与乡土的情感联结,印证着“乡村振兴,是双向奔赴的热忱”。从空白墙面到文化载体,三幅墙绘让烟塘村的“颜值”与“气质”同步提升。这抹青春绘就的色彩,既是对“艺术赋能乡村”的实践,更让突击队坚信:以文化为笔,能为乡村振兴增添一抹色彩,让烟塘乡土的美好被看见、被传承。

图为队员们在进行墙绘创作。陈煜忠 供图

红星调研组:步履探路径,调研聚智慧

7月11日至7月17日,为深入探寻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精准把握石颈城乡发展的真实脉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红星领航”突击队调研组聚焦“产业发展、人才生态、乡村现状”三大核心方向,系统开展实践调研。

特色产业里的振兴活力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基,特色则是破局的关键。调研组循着“土生土长”的产业脉络,探寻石颈特色农业如何从“资源”转化为“动能”。

7月13日,调研组队员前往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石颈镇烟塘村的奇楠沉香科研孵化基地,深入探索烟塘村沉香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烟塘村经济的推动作用。突击队队员走进这片超过700亩的种植区,了解到2024年4月启动的项目已种植18万棵奇楠树,划分12个种植区,且与多所高校开展技术合作。队员们在田间体验幼苗剪枝,听负责人畅谈“红色研学基地+沉香产业”的融合构想。这让大家意识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特色产业“扎根”,更要与文化、教育等领域“嫁接”,才能长出更繁茂的枝叶。

图为队员对沉香幼苗进行剪枝。 陈煜忠 供图

7月16日,突击队前往廉江市石颈镇茗禾茶业有限公司及其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调研茶叶产业发展。作为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该公司构建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通过绿色种植、标准化加工、科技赋能及品牌化销售,推动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为村民提供稳定就业岗位。队员们在茶园体验采茶,在车间了解制茶工艺,还与共青团廉江市委员会副书记罗流杰现场交流,进一步明晰了特色农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也为后续思考产业发展路径积累了素材。

乡村与城市的人才洞察

人才是振兴的核心动力,而城乡之间的人才流动与留存,藏着发展的深层逻辑。调研组既走进乡村倾听人才需求,也深入城市观察人才生态,试图勾勒出一幅完整的“人才图景”。

7月14日,为深入了解乡村发展实际情况,突击队在廉江市石颈镇烟塘村开展走访调研。队员们通过问卷与访谈结合的方式,与村干部、村民、退伍军人等不同群体交流,了解到村庄以龙眼、荔枝、黄皮等果树种植为主,多采用承包经营模式,同时面临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留守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其中,两位退伍军人的讲述尤为动人,他们分享了村庄的变迁,表达了对青年回归建设家乡的期盼,让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乡村对人才的渴求以及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责任。

图为烟塘村退伍军人与队员交流。陈煜忠 供图

7月15日,突击队参与廉江市“人才城市漫游”活动,走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等场所,实地感受当地人才服务生态。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职工书屋”等人性化福利彰显企业引才用心;在人才驿站,队员们了解到廉江市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及《人才新政20条》中创业、就业、生活等多方面保障措施;在广东龙健集团、润橙直播基地等企业,也看到了企业在员工关怀、人才培养及技术创新方面的努力,深刻体会到廉江“政企协同”引才、留才的诚意与决心。

调研期间,队员们共回收有效问卷50份,累计采访10余人,涵盖村干部、大学生、老人、退伍军人等不同群体,为梳理乡村发展痛点、提出针对性建议积累了扎实的一手资料。

青春不止步,振兴再出发

图为突击队指导老师与队员合照。陈煜忠 供图

14天的实践虽短,却让“红星领航”突击队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丰富内涵。墙绘让文化在乡土扎根,调研让思考有了实践支撑,队员们的努力是对“青春助力振兴”的生动实践,为后续建言献策打下了坚实基础。未来,突击队将持续梳理实践成果,把调研中形成的思考转化为具体建议,探索地方产业发展新路径,让“百千万工程”的成效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持续发光发热。

撰文 | 何烨琳 谭媛文 李可甄

图片 | 陈煜忠

审核 | 梁一陶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谭媛文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15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