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红十字会的“博爱青春星火计划”暑期志愿团队在江苏徐州和扬州两地接力开展了“三献”(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器官捐献)精神与急救知识的公益宣讲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传递了生命温度,还践行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理念,为社会注入了互助向善的正能量。
7月10日,该校志愿团队走进邳州市第二中学,为60余名高三学子及教师带来了“急救+三献”融合宣讲。活动开场,志愿者们首先聚焦于急救技能,通过模拟演示和步骤拆解,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CPR)的规范动作以及异物堵塞的应对方法。他们强调,“急救是守护生命的‘第一防线’”。在实操互动环节,学生们踊跃参与,通过演练掌握了急救要领,也为后续“三献”精神宣讲埋下了“守护生命”的情感伏笔。
图为队员为同学们讲解器官捐献
紧接着,“三献”宣讲环节紧扣“生命接力”展开。志愿者们系统阐释了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器官捐献的科学原理与社会价值,并针对“献血伤身体”、“遗体捐献可怕”等认知误区,结合医学知识与真实案例进行了答疑解惑。当讲述陈强夫妇平凡却伟大的捐献故事时,现场安静聆听——这对夫妇用行动诠释了“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让学生们直观触摸到了“奉献”的温度。
“原来‘三献’离我们这么近,能给别人带去这么大的希望!”一位高三学生听完后感慨。这场宣讲为即将成年的学子们种下了“互助奉献”的种子,引导他们思考生命的价值,理解“平凡人也能做了不起的事”。
彩色文字图为队员在机场会议室讲解
7月9日,该校志愿团队依托江都区红十字会在扬泰机场开展了面向旅客和工作人员的公益宣讲。活动以“急救守护当下,三献馈赠未来”为主题,将知识科普与情感共鸣深度融合。
在知识宣讲环节,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了“三献”的逻辑:无偿献血可以缓解临床用血紧张,造血干细胞捐献为血液病患者续上了“生命之弦”,遗体和器官捐献则助力医学进步。针对公众的顾虑,志愿者们结合数据说明了“献血安全”、“造血干细胞捐献无损健康”等科学结论,打消了大家的担忧。
案例分享同样触动人心——王学东夫妇等捐献者的故事让现场不少旅客红了眼眶。“他们在平凡里闪光,这种大爱能传递希望!”一位旅客主动咨询了志愿登记流程。在互动体验环节,志愿者们同步开展了急救培训,借“急救守护当下生命,三献延续未来希望”的理念,串联起了“生命守护”的完整链条,让旅客在流动的空间里感受到了“互助接力”的力量。
两场活动虽然场景不同,但意义一致:于个体而言,这是生动的生命教育,引导人们思考“生命如何更有价值”,激发互助善意;于社会而言,则为缓解用血紧张、推动医学发展、挽救患者生命蓄力,更以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了“珍视生命、互助互济”的正能量。
正如志愿者所说:“‘三献’是跨越生死的礼物,急救是直面危难的担当。大家愿做微光,让更多人看见生命接力的力量。”当校园学子、机场旅客因宣讲走近“三献”,理解奉献时,这份“生命守护”的微光正汇聚成照亮社会的火炬,连接起更多生命的希望,推动互助向善的风尚在江苏大地蔓延生长。
撰文:陈禹诺 缪欣依
图片:微光永恒遗捐宣传志愿队
审核:王怡然 陈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缪欣依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