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8日讯(通讯员 杜思怡、杜研)为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教育部“普通话推广进乡村”的号召,吉首大学美术学院“艺韵乡梦”社会实践团前往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洞坎河村开展了以“语言点亮乡土、文化润泽人心”为主题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结合美术专业特色,通过“艺术+语言”的创新形式,围绕“推普赋能乡村振兴”主题,开展了普通话使用现状调研、推普美育课堂等一系列特色活动,用青春之音为乡村注入新活力。
图为团队合照
一、精准调研摸底 夯实推普基础
洞坎河村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文化,但在发展过程中,普通话普及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旅游资源的推广和对外交流。基于此,实践团首先开展了普通话调研活动。团队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参与式观察与小型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对当地普通话使用现状、语言态度及培训需求进行系统梳理。团队发现,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普通话已成为连接外部市场与本土资源的重要媒介,但受限于语言环境、教育水平及培训机会,中老年群体与部分旅游从业者在服务接待、线上推广等场景中仍存在交流障碍。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干部在村委会开展座谈
图为团队深入乡村开展普通话调研
图为团队成员对当地居民开展调研
二、美育融合教学 点燃学习热情
为了让普通话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实践团精心策划并开设了推普美育课堂。课堂上,志愿者们结合当地的民族文化特色,将普通话教学与美术、音乐等艺术形式相结合。通过儿歌传唱、绕口令比赛、情景对话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了村民尤其是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志愿者们还准备了图文并茂的教材,手把手地教村民发音、识字,纠正他们的方言习惯。孩子们积极参与互动,村民们也听得津津有味,课堂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图为实践团志愿者对学生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
图为实践团志愿者对学生开展美育活动
三、镜头记录乡愁 推广家乡魅力
与此同时,实践团还聚焦洞坎河村的旅游发展,启动了旅游宣传片拍摄工作。队员们扛着摄像机,穿梭于村庄的各个角落,用镜头捕捉洞坎河村的青山绿水、古朴民居、特色民俗以及村民们的淳朴笑容。宣传片将作为重要的宣传资料,助力洞坎河村旅游资源的推广和招商引资。
图为实践团志愿者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宣传片拍摄
图为实践团志愿者对当地进行宣传片拍摄
吉首大学艺韵乡梦社会实践团在洞坎河村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得到了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锻炼了实践能力,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艺韵乡梦社会实践团将继续秉持初心,把在洞坎河村的实践成果进行总结和推广,为更多乡村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洞坎河村一定能借助推普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杜研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