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实践队武夷山行:传播生态经营理念,助力毛竹产业提质

发布时间:2025-07-28 20:0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华子言 陈泽睿 陈淑凤 聂焱斌 李进英 卢慧 陈莹鲁   阅读 3.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推广毛竹林经营技术,促进毛竹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竹产业可持续发展, 2025年7月27日,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推广科学经营技术,助力毛竹产业发展”实践队赴南平市武夷山国家公园及林业站进行考察调研。通过与当地民宿经营者深度交流、向景区游客普及知识,实践队将专业所学与地方需求相合,为推动当地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团队在武夷山市林业站前合影

在毛竹经营区——黄村镇,实践团队与当地民宿经营者深度交流,重点调研了当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瓶颈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实践队也了解到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民宿老板们普遍表示,毛竹是当地重要的自然资源,不仅为民宿装修、景观打造提供了原材料,而且周边的毛竹林更是吸引游客的“天然名片”。但在毛竹种植、管护和附加值开发方面,大家仍面临不少困惑:“如何提高毛竹产量又不破坏生态?”“竹制品加工技术门槛高,小农户很难参与”等等。

图为民宿老板与实践队队员座谈

调研发现,当地民宿经营者普遍认识到毛竹资源的重要价值:从资源利用维度来看,毛竹不仅为民宿业提供了优质的装饰建材和景观设计元素,其周边成片的毛竹林更构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然而,在毛竹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是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平衡问题:如何在保证竹林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前提下提升单位面积产量;其二是现有竹制品加工技术对个体经营者而言存在较高的准入门槛,小农户很难参与其中。这些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毛竹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进程。

针对这些问题,实践队员结合专业知识,详细讲解了科学采伐、病虫害绿色防控、林下经济套种等技术要点,并记录下民宿经营者们对毛竹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具体需求,为后续制定针对性方案积累了一手资料。

针对上述问题,实践团队成员基于林业科学知识,系统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首先,在竹林经营方面,重点介绍了基于龄级结构的科学采伐技术、生态友好的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以及林下复合经营模式;其次,在产业融合层面,通过结构化访谈详细记录了民宿经营者对竹旅融合发展的具体诉求,包括产品开发、景观营造、文化挖掘等方面的需求。这些实地调研数据为后续制定差异化的产业融合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依据。

实践队随后来到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乘坐竹筏穿行在武夷山蜿蜒的溪流间,青翠的浪在风中翻涌,阳光碎成金箔,洒落在交叠的竹影间,留下沙沙的密语。

图为实践队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入口合影

图为实践队体验特色竹筏

随后,调研团队围绕武夷山毛竹资源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保护开展采访。当被问及"对于武夷山毛竹的经济价值的了解"时,不少游客表示虽然知道毛竹是重要经济作物,但对具体应用领域知之甚少。针对"如何平衡毛竹林保护与旅游开发"的问题,受访游客普遍认为,毛竹林作为武夷山生态系统的核心景观,应该以保护为主。采访中发现,多数受访者支持建立"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协同发展模式,建议通过科普展示、环保提示等方式提升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

 图为武夷山九曲溪沿河毛竹林

图为实践队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出口合影

实践队员借此机会,向游客讲解了毛竹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意义,详细介绍了当地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中取得的丰硕成果,让游客们真切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在毛竹产业中的生动实践。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队员们将课堂知识转化为服务地方的实际行动,更搭建起高校与乡村、游客之间沟通的桥梁。未来,实践队将持续关注黄村镇毛竹产业的发展状况,整理调研数据,形成可行性报告,为黄村镇毛竹产业提质增效贡献智慧,让科学经营理念扎根基层,助力乡村振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莹鲁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