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文同行”实践队走进冷坑:夯实基层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助力健康中国行动

发布时间:2025-07-27 21:5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欢欣   阅读 2.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助推学校“双百行动”落地见效,为怀集县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7月12日,广东药科大学“药文同行”社会实践团前往怀集县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调查。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作为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枢纽,其防控救治能力直接关系到健康中国行动实施效果。怀集第二人民医院作为辐射冷坑镇及周边乡镇的重要医疗点,承担着大量医疗救治任务。通过与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深入交流,了解基层卫生院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分析其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的短板和薄弱环节。

急救能力提升,但设备人才短板突出

为了解基层的急救能力水平,实践团队对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黄医生进行了访谈。黄医生表示随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我们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目前心脑血管突发疾病是当地较多的应急情况。第二人民医院急救方面能力比较突出,院领导也高度重视急救培训工作,推行全员急救培训,包括清洁工、保安等,并积极开展公众科普,有效降低了意外伤亡率。

▲图为突击队成员与急诊科黄医生访谈

访谈过程中,黄医生也坦言基层医疗机构硬件和人才建设需要加强。首先,设备短缺问题严重制约了诊疗水平。“冷坑镇人口多,疾病复杂,辅助检查设备没有县城那么完善,许多疾病无法初步判断”“周边乡镇医院就我们这里有CT设备,这台设备容易发生故障,维修周期长达一个月,维修期间许多患者只能转诊”。其次,基层医疗队伍人才仍旧不足。尽管定向生政策为乡镇输送了大量人才,带动了相关科室发展,但如何更好地留住、用好这些人才仍值得重视。“薪酬、子女教育、发展平台等差异让许多医生更倾向选择到珠三角发展。”

慢性病管理从抵触到接受,下乡体检达标率完成难

为了解冷坑镇居民的疾病状况及基层的慢病管理能力,实践队与该院公共卫生服务科陈医生进行了访谈。陈医生表示,在慢性病防治方面,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成效显著。通过下乡随访、送药上门和健康科普,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大幅提高。“以前初一、十五不吃药、迷信偏方的现象减少,中风率明显下降。”但陈医生也指出农村老年患者对慢性病控制的认知仍不足。“许多人认为 ‘不查病就不会得病’,甚至抗拒抽血体检。”尽管医院通过家庭医生团队、村医联动加强慢病管理,但专业公卫人才短缺、设备不足(如肺功能检测仪)导致某些疾病早期诊断率低。

▲图为突击队成员与公共卫生服务科陈医生访谈

下乡免费体检是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发生与发展的有效措施。但仍有部分村民抵触体检工作,体检达标率工作完成压力大。陈医生坦言,有的村民对不熟悉的下乡医生信任度不高,如在体检抽血这一环节,村民怀疑血会被拿去卖。另外,有的村民认为抽血会让自己很虚,流失的“精气”难以恢复。陈医生感慨“种种原因很难进一步提高体检率,目前也没有更好的措施去提高体检率。”

乡村振兴下的基层医疗突围

基层医疗服务如何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工作人员与实践队成员展开了热烈讨论。国家政策为基层医疗注入强心剂。医务人员提到,医共体建设使双向转诊更顺畅,部分疾病治疗模型已成熟;公共卫生经费投入让下乡体检、科普覆盖面扩大;“可将村医纳入正式编制管理,通过‘老带新’培养大学生村医,巩固健康守门人队伍。”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基层医疗的改善需多方合力。政策层面需要加大设备投入、优化人才待遇,落实村医职业化;科普层面需要用方言、生动案例提升宣教效果,结合体检服务提高百姓参与培训积极性;社会层面要破除“讳疾忌医”旧观念,强化慢性病早期筛查。未来,药文同行团队将持续关注基层医疗需求,推动更多资源下沉,为乡村振兴筑牢健康基石。

撰文 | 陈彤茵

图片 | 突击队全体成员

一审 | 陈欢欣

二审 | 徐中岳

三审 | 黄晓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欢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