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青碑蓝缕”实践队赴福州多地开展红色实践活动,通过清扫祭扫、实地参观、访谈交流等方式,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传承革命精神。
实践队首站来到福州夕烟烈士陵园,队员们手持清洁工具细致清扫烈士墓碑,随后与守园人陈金华、赵剑雄深入交流。两位守园人讲述了村民自发筹建陵园、数十年坚持祭扫的历程,以及50余位烈士中仅10人有墓碑、部分仍未找到家属的现状。“无名烈士骨灰合葬于纪念碑底座”的细节,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历史背后的悲壮与坚守。
▲图为实践队员施月璠在采访守园人陈金华、赵剑雄(朱彦琪 摄)
次日,实践队探访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在专业讲解中了解近代造船技术发展脉络。馆内活跃的“红领巾”小讲解员与年逾七旬的志愿讲解员陈为集,分别以“让更多人了解船政文化”和“传承红色基因”的朴素话语,传递着文化传承的责任感。队员们围绕融媒体传播、沉浸式研学等创新路径展开讨论,提出结合新媒体平台扩大传播覆盖面的建议。
▲图为“青碑蓝缕”实践队参观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林韩希 摄)
在甲申中法马江之战烈士合葬墓与林祥谦陵园,实践队通过默哀致敬、史料学习等形式,重温抗法英烈与工人运动先驱的英勇事迹。活动中,队员们探索设计“薪火”种子包,“信念之光”小夜灯等红色文创,以具象载体传递和平希望与精神延续的理念,将历史感悟转化为可感知的文化符号。
▲图为“青碑蓝缕”实践队参观林祥谦陵园(林韩希 摄)
此次实践通过多维度红色教育场景的构建,不仅深化了青年学生对革命历史的认知,更激发了他们以创新方式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感。正如陈为集对队员的寄语:“珍惜时代机遇,学有所成报效社会”,实践队成员表示将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让烈士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韩希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