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部署,响应2025年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聚焦服务“一老一小”的要求,在校地前期成功结对的基础上,7月初,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青心筑梦”实践队(含“青马工程”学员及会计、金融、管理专业学生)再次走进结对点——广州市白云区岗尾村。针对地方提出的“提升留守老人、儿童防范新型诈骗能力”需求,该实践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以“情景剧导学+角色扮演实战”为核心的沉浸式反诈宣传方案,为筑牢乡村安全防线、服务绿美广东和平安乡村建设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迭代翻新,留守老人和儿童群体风险防范能力亟待提升。广州城建职业学院“青心筑梦”实践队精准对接岗尾村治理需求,立足经管专业特长,将复杂的金融反诈知识转化为村民易学、易懂、易用的安全防护技能,有效提升了服务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系统宣讲,揭露诈骗本质
实践队在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民活动中心设立宣传阵地,悬挂防诈主题海报,开展集中宣讲。针对留守老人易遭遇的“养生保健骗局”、“养老金补缴诈骗”以及儿童常见的“游戏皮肤免费送陷阱”,深入剖析诈骗话术背后的金融逻辑陷阱与心理操纵机制,系统传授“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核心原则以及遭遇诈骗时的应急处置流程。
(实践队队员进行防诈宣讲)
情景浸润,提升实战能力
首创“剧目导览—案例剖析—实景对抗”三维反诈实训模式。实践队员首先表演精心编排的反诈情景短剧,生动还原诈骗场景。表演结束后,邀请现场观众特别是儿童群体,直接参与“沉浸式防诈骗角色扮演与实操演练”。参与者置身模拟情境(如:“索要账号密码的‘网友’”、“冒充平台客服的诈骗电话”),亲身体验辨识风险、拒绝诱惑、正确求助的完整过程,提升风险识别能力与自我防护技能。演练现场气氛热烈,参与演练的小学生表示:“亲自体验了怎么对付骗子,现在知道该怎么保护自己了!”
(反诈情景剧《冒充平台客服的诈骗电话》)
(反诈情景剧《养老保健品诈骗》)
(反诈情景剧《游戏免费送皮肤诈骗》)
(小朋友们围绕“如何避免上当受骗”话题积极发言)
靶向入户,打通防护末梢神经
为确保反诈宣传全覆盖、无死角,实践队员针对信息接收受限或行动不便的重点人群开展精准入户走访,进行“一对一、面对面”式重点宣教提醒,切实做到安全教育“到户到人”。活动成效获得了岗尾村村干部的高度认可与积极评价。“这些情景剧紧贴我们村实际案例,大学生用专业能力把枯燥知识变活了!特别是让孩子在《中小学生反诈》演练中亲身体验,教育效果远超传统宣讲。”他特别指出,此类专业化、场景化的创新宣教有效填补了乡村反诈资源缺口,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下沉一线解难题、赋新能的标杆实践。”
(实践队队员精准走访宣讲严防电信网络诈骗宣讲电信诈骗)
本次专项行动是“青心筑梦”实践队持续深化“百千万工程”校地结对共建、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在岗尾村两委协同支持下,队员通过创编《防诈三部曲》及深度实操训练,思政引领力、专业转化力、群众工作力得到淬炼提升。实践队将继续完善“需求-服务-反馈-提升”的工作闭环,探索建立反诈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推动实践成果有效转化,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广东、绿美广东注入持久青春动能。
(小朋友们认真观看“青心筑梦”实践队队员们的反诈宣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嘉如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