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青禾铁韵·星火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南通开展“铁军精神”宣讲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25 00:0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马煜森   阅读 5.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24日讯(通讯员 马煜森)2025年7月18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青禾铁韵·星火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南通二组赴南通市通州区金沙街道太山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以“铭记国际战士罗生特,赓续铁军精神”为主题的新四军历史人物宣讲活动。通过互动宣讲,实践组员深入宣传犹太裔医生罗生特在新四军奉献十年的感人事迹,让铁军精神融合国际主义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芒。

莱茵河畔的星火:跨越重洋的仁心

宣讲伊始,实践组员在太山村党群服务中心播放历史纪录片片段。黑白影像中,身着八路军军装的罗生特正于大树下抢救伤员,炮弹在百米外炸开,他仍坚持完成手术。“救死扶伤不分国界,这是医者本分”,纪录片里他的话语引发在场学生的掌声。实践组员杨鑫悦展示罗生特生平年表:这位1903年生于奥地利的医学博士,因反纳粹被关入集中营,1939年流亡上海后受国际反战同盟感召奔赴新四军。

图为杨鑫悦在播放纪录片 杨鑫悦供图

“为何放弃欧洲优渥生活来华?”面对学生小张提问,杨鑫悦引用档案史料作答。据1941年陈毅致罗生特信件记载,他曾坦言:“为穷人治病虽收入微薄,却能让灵魂远离金钱腐蚀”。罗生特来华前专攻泌尿科与妇产科,但为适应战地需求自学外科,临行前购满整箱医疗书籍。在听到这样的答复后,学生小张的眼眶更湿润了。

战火中的白求恩:树下的手术台

“这颗炮弹真有良心!”宣讲中杨鑫悦引用的真实轶事令观众动容。1943年淮北战场,罗生特在炮火中为腹部中弹的战士紧急手术。当大树被炮弹炸断,他坚持完成手术才撤离,刚离开原处即落新弹。实践组员们还通过情景还原讲述更多细节:他常将领导特供的鸡汤转送伤员,婉拒彭雪枫将军的三次关怀;行军途中总把坐骑让给病患,津贴全数购置营养品等。在场的学生们听后无不感到动容。

图为杨鑫悦在讲解罗生特生平 杨鑫悦供图

精神的回响:跨越八十载的传承

宣讲尾声的讨论环节引发思想碰撞。当被问及“若遇轰炸先救伤员还是自保”,学生小李的回答赢得赞许:“罗医生教会同学们,信仰就是明知危险仍向前”。实践组员杨鑫悦听闻后感慨万分。

图为杨鑫悦在与学生们互动 杨鑫悦供图

星火照新程:青春与历史的对话

“他48岁英年早逝,但精神从未离开中国。”实践组员杨鑫悦在结语中提及动人细节:1951年罗生特妹妹致信中国使馆盼其返华,彼时陈毅元帅已准备好迎接故友,却传来他在以色列病逝的噩耗。实践组员在总结会上表示,此次实践不仅是历史人物宣讲,更是对奉献精神的深度体悟——在整理罗生特拒绝特殊待遇、与战士同吃住的史料时,实践组员也对“为人民服务”有了具象认知。

图为南通二组团队合照 杨鑫悦供图

未来,团队将持续完善“铁军精神”宣讲课程体系,让更多学生在红色革命精神浸润中感受成长的力量!(撰稿:马煜森 图片:杨鑫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马煜森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19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