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6日讯(通讯员 王颢凯 戚玉) 2025年7月6日,水利学院沿黄社会实践团赴黄河博物馆开展深度研学,在历史文献与科技展陈中续写“溯九曲黄河文脉”新篇章,践行“青春力行担使命”的誓言。
图为实践团成员黄河博物馆留影治黄史诗:血色丰碑照征程。
在“人民治黄”主题展厅,团队开启红色溯源:“1948年《冀鲁豫解放区修堤令》要求‘治黄与支前并重’——这是用生命守护的生命线!”研读解放战争时期修堤档案,透过三门峡建设者的血汗钢钎,体悟“一手持枪、一手筑堤”的奉献精神;在毛泽东“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鎏金题词碑前,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誓言化作“黄河之畔践初心”的时代回响;对比将军坝“人在坝在”古训与当代“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内核。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黄河博物馆内参观学习智水安澜:科技重构母亲河。
智慧治黄展厅呈现古今技术跃迁:全息复原了首日所观军坝埽工技艺(秸料捆扎法),动态演示清代“束水攻沙”原理;现代智治:操作调水调沙电子沙盘,模拟小浪底水库调控洪水过程;穿戴VR设备体验“数字河长”巡河,实时监测3.22公里责任河段(对标花园口公示牌数据);展示数字孪生流域系统,预演2035年“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生态廊道。
图为成员们观看并了解“束水攻沙”原理
图为实践团成员研读解放战争时期修堤档案“从解放区的修堤令到VR长河眼镜,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把黄河办好’的初心。”队员们捧起黄河泥砚——其纹路叠印着将军坝的埽工绳结与电子沙盘的流光。两日实践以“古今交响,赤脉永续”的深意,在母亲河文明长卷中烙下青春印记。
图为沿黄社会实践队结束合影
撰文 | 王颢凯 戚玉
图片 | 王娟
一审 |郭浩杰
二审 | 刘春颖
三审 | 王颢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颢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