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日讯(通讯员 何思颖)7月18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国际汉语教育学院“银洞铸红心,下乡践初心”乡村振兴促进团围绕“洁小青”“河小青”“反诈宣讲”“印迹·影梦”等系列主题开展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生力量。
在走街串巷的“洁小青”中,团队成员化身勤劳的“小蜜蜂”,手持夹子、垃圾袋等工具,对乡街道、社区道路以及生活广场的垃圾、杂物进行全面深度清理。团队成员分工协作,捡拾各类垃圾并分类投放,同时向周边居民宣传绿色低碳理念以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提倡共同建设美丽家园,让“清洁”成为美丽乡村的亮丽名片。
图为实践团成员清扫街道垃圾 彭艺摄
“河小青”行动聚焦社区周边河道生态保护,成员们沿河岸展开巡查,细致清理塑料垃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污染物。同步观察水质状况,并向居民宣讲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建议居民不在河道散养家禽,呼吁众人共护河道清澈,确保生态多样性、稳定性,让水美乡村的画卷更显灵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清理河道垃圾 谢佳芯摄
团队不仅专注于擦亮社区的“面子”,更着力守护乡村的“里子”——通过多元行动兼顾外在环境改善与内在民生关怀,让美丽乡村既有颜值更有温度。
叮咛轻语,细致讲解。团队心系居民财产安全,组织开展反诈宣讲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单、现场剖析典型案例等方式,向居民深刻揭露“鸡蛋陷阱”“AI亲友转账”等骗局本质,普及识别方法与防范技巧,提醒大家不轻信陌生来电、不透露个人信息、不随意转账汇款,切实筑牢居民的反诈防线和保护意识。
图为实践团成员走访入户进行反诈科普 彭艺摄
“印迹·影梦”致力于留存每一份珍贵记忆。团队成员将7月13日—17日在社区活动中为居民拍摄的照片一一打印,挨家挨户送至居民手中。无论是老人、稚童,还是一线工作者,当他们接过照片时,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成为最动人的风景。这小小的照片不仅定格了居民们的幸福瞬间,更承载着团队与乡亲们的深厚情感,让这份“乡青携手”的温暖印记,成为乡村振兴征程中一抹动人的底色。
图为实践团成员分发“印迹·影梦”活动照片 彭艺摄
此次系列主题活动不仅切实改善了生活环境、提升了居民生活幸福感,也增强了安全防范意识,更以真挚情感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接下来,促进团成员将继续以实干践行初心使命,为基层社区的蓬勃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澎湃新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何思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