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益路‘童’行,花开有声”儿童自控力成长营第七课“培养好习惯——雕刻我的‘好习惯小雕塑’”

发布时间:2025-08-02 12:4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杨海诺   阅读 1.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7月23日,南昌县微爱公益志愿者协会联合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于南昌市南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益路‘童’行,花开有声”儿童自控力成长营专题活动“培养好习惯——雕刻我的‘好习惯小雕塑’”。本次活动由罗苏珊、李若曦主讲,孙梓妍、周珊珊担任助教,通过生动有趣的互动课程,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课程伊始,主讲人以“习惯小工匠初体验”环节破冰,鼓励孩子们通过分类游戏认识生活中的好习惯与坏习惯。随后,小营员们用橡皮泥捏出习惯小雕塑,用不同颜色代表自己每天的行为,并分享“最想变得更漂亮的部分”,在动手实践中初步建立起对好习惯的认知。

在主题活动“好习惯雕刻坊”环节,主讲人引导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出两块特别的石头:一块代表已经养成的好习惯,另一块则是需要改进的行为。这种形象的比喻让孩子们对自己的行为习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接着,孩子们在“阶梯雕刻卡”上设计了三步走的习惯养成计划,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最终的“闯关秘籍”环节中,孩子们用贴纸标记奖励,为习惯养成增添了游戏化的趣味。

情景应用环节则采用角色扮演和分组讨论形式,各小组根据自制的"雕刻步骤"模拟好习惯养成过程,其他参与者担任评委进行互动评价。集体讨论环节着重引导小营员分享实践感受,深化对习惯养成的理解。

课程尾声,主讲人指导孩子们制作"好习惯能量包",将课程成果整合成个性化手册。活动在温馨的总结中圆满结束,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帮助儿童掌握习惯养成的具体方法,为自控力发展奠定基础。

“益路‘童’行,花开有声”儿童自控力成长营将持续聚焦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心理能力,一课一主题、一步一成长,赋能孩子在探索中发现自我、建立秩序、收获力量。接下来的课程也将继续以体验为载体,播下心理韧性的种子,陪伴孩子迈向更有力量的内心世界。

文 韩欣琳 王嘉雨 张杨海诺

图 “益路‘童’行,花开有声”团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杨海诺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