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日讯(通讯员 黄子峰 李一洁)近日,一支由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组成的“百千万”突击队——“幻幕工坊”实践团走进广东潮剧院,开启了一场为期数日的潮剧文化考察调研之旅。团队成员通过采访剧院团长及多位资深演员、拍摄纪实纪录片、亲身体验潮剧基本动作与唱腔等方式,深度探寻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为潮剧的传承与传播注入青春力量。
实践团结束拍摄后合影(图:唐保锐)
抵达广东潮剧院后,实践团队首先与剧院团长进行了深入交流。团长详细介绍了潮剧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以及近年来在传承与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他提到,潮剧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融合了潮汕地区的方言、音乐、民俗等元素,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时代发展,潮剧也面临着观众流失、人才短缺等挑战,亟需年轻一代的关注与参与。团长的话语让团队成员们深刻认识到保护和传承潮剧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潮剧团团长谢继顺接受采访(图:陈嘉锐)
随后,团队成员对剧院内多位资深演员进行了专访。这些演员平均从艺年限超过三十年,他们生动地讲述了自己与潮剧的不解之缘,分享了在舞台背后的艰辛付出与坚守。一位饰演小生的老演员回忆道:“当年为了练好一个亮相动作,我每天对着镜子反复练习上百次,直到肌肉形成记忆。” 另一位花旦演员则谈及潮剧唱腔的独特之处:“潮剧的唱腔婉转悠扬,讲究字正腔圆,每一个音符都蕴含着细腻的情感,需要演员用心去体会和表达。” 演员们对潮剧的热爱与执着,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
“老”演员小生接受采访(图:吴程煜)
在采访的同时,团队成员还扛起摄像机,用镜头记录下潮剧艺术的精彩瞬间。他们拍摄了演员们的日常排练、化妆过程以及精彩的片段表演。在拍摄后台时,成员们看到演员们为了呈现最佳的舞台效果,不厌其烦地调整服饰、头饰,即使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也绝不马虎。这些真实而生动的画面,将成为一部展现潮剧艺术魅力的珍贵纪录片,让更多人能够通过影像了解潮剧、爱上潮剧。
双方在采访间隙沟通细节(图:邓明轩)
除了采访和拍摄,实践团队的成员们还亲身参与到潮剧的学习中。剧院的老师们耐心地向大家传授潮剧的基本动作和唱腔。看似简单的台步、手势,实则蕴含着深厚的功底和文化内涵。同学们跟着老师一招一式地学习,虽然动作略显生涩,但眼神中充满了认真与执着。在学习唱腔时,由于潮剧使用的是潮汕方言,对同学们来说是不小的挑战。老师们逐字逐句地教大家发音、咬字,讲解唱腔中的情感表达。当同学们用不太标准的潮汕方言唱出第一句潮剧唱段时,现场响起了阵阵掌声。
实践团成员体验小生戏曲动作(图:郑溢玲)
此次广东潮剧院之行,让高校学子们近距离感受到了潮剧的独特魅力,加深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实践团队的同学们纷纷表示,将把此次考察调研的收获带回校园,通过各种形式向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宣传潮剧文化,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关注和传承这一珍贵的非遗瑰宝。同时,他们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非遗传承的实践中,用青春的力量为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贡献一份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子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