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西北五省39市调研戏曲生存现状及创新发展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华阴老腔实地问卷调研

发布时间:2025-08-02 10:3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苏杨   阅读 2.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日讯(通讯员 刘沣玮、侯学斌、肖旭涛、苏杨)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璀璨明珠,承载着千年历史底蕴与地域文化基因。然而在现代文化浪潮冲击下,不少戏曲剧种面临传承困境,其中便包含“华阴老腔”这一传统戏曲文化。为深入挖掘戏曲文化存续现状,探索活化传承路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戏韵新声”暑期社会实践团以“戏曲文化生态调查与创新活化”为指引,开展有关“华阴老腔”的华阴走访问卷调研,走进街头巷尾、戏迷群体,聆听关于戏曲传承的心声。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公园访谈戏曲爱好者

7月18日调研团队穿梭于华阴的热闹街区与静谧小巷,向不同年龄、职业的市民发放问卷。在村落的房子里,白发苍苍的大爷回忆起年轻时挤在戏台前听戏的热闹场景,感慨 “那时戏曲是生活里的乐子,现在年轻人知道的少咯”;而在飞驰的出租车里,出租车司机师傅虽对戏曲接触不多,但也好奇询问 “有没有创新的戏曲形式,像结合短视频那种” 。这些来自普通大众的声音,折射出戏曲在当代社会认知度与需求的差异,也让实践团意识到,戏曲传承需搭建起连接不同代际的桥梁。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公园访谈戏曲爱好者

走进“一河两岸”广场,通过与各个年龄段的人们的问卷调查,一位资深戏友激动表示“得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学校多开展戏曲社团、讲座”;也有老年戏迷关注戏曲的市场化发展,提议“可以打造“华阴老腔”主题文旅项目,让游客边玩边感受戏曲魅力”。这些不同年龄段的热爱华阴老腔的人们的独到见解,为传承路径拓宽了思路——从校园普及到文旅融合,都是戏曲“破圈”的可能方向。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公园访谈戏曲爱好者

此次问卷走访,让实践团清晰看到戏曲文化传承的现状:既有老一辈的情怀坚守,也有年轻群体的认知空白;既有传统传承方式的根基,也有创新发展的呼声。调研不是终点,而是行动的起点。未来,我们团队将梳理调研数据,把大众的建议转化为实际举措,无论是推动戏曲进课堂、打造线上戏曲推广平台,还是助力戏曲与文旅、文创融合,都希望能为戏曲文化注入新活力,让“华阴老腔”这一古老艺术在新时代持续绽放光彩,续写传承佳话。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家中访谈戏曲爱好者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苏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