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日讯(通讯员 夏祥凤)为深入基层、服务社会、增长才干,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向阳花”社会实践队于7月14日至18日驻点马街社区、7月21日至25日转战中平村社区,分阶段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们秉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深入社区与乡村,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环境美化与民意收集工作,以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马街社区:多元服务暖民心
7 月 14 日,“向阳花” 社会实践队抵达马街社区,受到社区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并参与了详细的对接与培训会。会上,工作人员分享了与居民沟通的技巧,帮助志愿者们快速融入社区环境,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图 1团队成员接受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
次日清晨,志愿者们协助社区在黄家院子举办了一场热闹的居民 “坝坝会”。他们不仅参与物资准备,还为居民送上清凉的扇子。会上,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围坐一起,倾听居民的生活难题和对社区发展的建议,现场气氛热烈融洽。会议还预告了 “最美院落评比” 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会后,志愿者们拿起清扫工具,对黄家院子的公共区域进行了全面清理,为居民营造了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为深入了解社情民意,16 日,志愿者们在社区内设立 “居民意见征集点”,围绕基础设施改造、安全隐患排查等六大核心议题,广泛收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活动现场,居民们积极参与,志愿者们认真记录每一条反馈,为社区的后续改进工作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图 2团队成员倾听居民对社区的建议
图 3团队成员清理广场路边杂草
7 月 17 日,志愿者们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对小广场及周边区域进行清洁美化。大家分工明确,不畏辛劳,经过一上午的努力,小广场焕然一新,赢得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18 日,“最美院落评比” 活动正式举行。志愿者们与社区工作人员、居民骨干组成评审小组,对黄家院子和韩家大院的各个院落进行现场打分。评比过程公开透明,最终评选出优胜院落并进行颁奖。此次活动不仅激发了居民维护家园环境的自觉性,也为 “向阳花” 社会实践队在马街社区的集中实践服务画上了圆满句号。
中平村社区:持续发力促振兴
完成马街社区的实践任务后,“向阳花” 社会实践队于 7 月 21 日马不停蹄地进驻中平村社区,开启了第二阶段的实践服务。
实践首日,志愿者们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居民调查问卷的数据录入与文件整理工作,为社区环境改善项目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随后,团队负责人与部分成员前往刘家碾和徐家院子进行实地踏勘,提前了解环境状况,为后续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22 日,志愿者们协助社区工作者在刘家碾组织了 “最美院落评比” 动员 “坝坝会”,调动了居民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会后,志愿者们分组对刘家碾的公共区域进行清扫和杂草清理,使该区域的环境面貌得到显著改善。第二日,实践队转战徐家院子,同样通过召开 “坝坝会” 进行宣传动员,激发居民的 “主人翁” 意识。会后,志愿者们对院内的杂草和枯枝落叶进行了清理,让徐家院子的公共空间更加整洁有序。
图 4团队成员参与刘家碾“坝坝会”
次日中平村社区的 “最美院落评比” 活动如期举行。志愿者们与社区工作人员组成考评组,深入各个院落进行打分。通过前期的宣传动员,居民们积极参与,将自家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净整洁。此次评比活动不仅检验了前期工作的成效,也进一步巩固了居民自觉维护环境的意识。
25 日,志愿者们在沙西明珠小区开展便民服务宣传活动,向居民和周边商铺宣传社区问题投诉与反馈的热线电话,并收集居民对社区建设和管理服务的意见建议,为社区的后续工作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志愿者们充分发挥建筑与土木工程学科关注人居环境、服务城乡建设的专业优势,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基层实践。他们俯下身、沉下心,在清扫街道中体会劳动价值,在坝坝会上学习沟通艺术,在意见收集中感知民生冷暖,在评比验收中见证社区变化。这段宝贵的实践经历,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让他们深刻理解了国情社情,增强了服务人民、回报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西华学子用青春的汗水与智慧,为基层社区注入了活力,贡献了力量,也在服务奉献中收获了成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柴宇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