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大实践团赴洋红农贸调研:深耕柑橘产中管理,共研产业提质路径

发布时间:2025-08-02 13:0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翼   阅读 1.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日讯(通讯员 蔡欣睿、朱子扬、张翼) 2025年8月2日,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橘’世无双,‘械’逅未来”研究生社会实践团在李善军教授的带领下,前往宜昌洋红农贸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实践调研。公司黄厂长接待团队先后参观柑橘加工工厂与果园种植基地,参观结束后,实践团与黄厂长进行了深入交流,围绕柑橘产中管理技术应用、机械化升级需求凝聚共识,为产业提质增效奠定基础。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

探访加工工厂,直击采后初加工标准化流程

实践团首站走进洋红农贸柑橘加工工厂,在黄厂长引导下参观清洗、分选、包装等生产线。车间内,刚采摘的柑橘经传送带进入自动清洗设备,通过高压水流去除表面杂质后,输送至分选区域。现场的分选设备可依据果实大小、色泽完成初步分级,基本满足中小规模种植的加工需求。

▲图为团队成员了解洋红企业文化

工厂内,柑橘表面瑕疵检测和包装装箱等环节仍依赖人工操作。实践团注意到生产线的设备参数和人工投入情况,重点记录了半自动化设备的升级空间,为后续技术适配研究收集一手资料。车间内的传送带速率、分选设备的检测精度等数据被团队成员详细记录,成为分析加工环节效率的重要依据。

深入果园基地,考察田间管理技术应用现状

离开工厂后,实践团前往洋红农贸核心果园基地。成片柑橘树沿丘陵地形有序分布,田间灌溉管道和病虫害监测设备布局清晰,果树行间种植的白三叶草长势整齐,为果园增添生机。作为生草栽培模式的核心,白三叶草在保持土壤湿度、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肥力及助力病虫害绿色防控方面发挥着多重作用,但草长至一定高度需及时处理,当前主要依赖人工除草。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洋红农贸核心果园基地

果园内的智能气象站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为灌溉和施肥作业提供精准指导。田间管理现场,工作人员使用背负式喷雾器进行病虫害防治,施肥、修剪等环节以人工为主,陡坡区域因地形限制难以引入大型设备。实践团成员对果园行距、坡度等参数进行测量,为农机具地形适应性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同时观察记录了现有植保设备的作业范围与效率。

聚焦产中痛点交流,共话机械化升级合作方向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与黄厂长围绕柑橘产中管理展开专项交流。黄厂长详细介绍了公司在种植管理中的核心痛点,包括丘陵地形对机械化应用的制约、劳动力老龄化导致的人工成本攀升、病虫害防治精准度有待提升等,其中行间除草的人工成本问题尤为突出。

▲图为团队成员与黄厂长交流

实践团结合前期设计的多功能果园管理机械原型,向黄厂长展示了除草、喷药模块的山地适配改进思路,针对果园生草管理需求提出可调节高度和宽度的除草装置设计构想。黄厂长对这一设计表示认可,提出可提供果园场地用于设备测试,并协助收集实际作业中的优化建议。双方就此达成初步共识,计划未来围绕柑橘产中管理机械化开展学生实习实践、技术联合攻关等长期合作。

此次调研让实践团对柑橘产中环节技术需求有了精准把握。团队将整合洋红农贸的实践经验与技术需求,推动农机研发与产业实际需求深度对接,进一步优化机械设计方案,为破解山地柑橘种植机械化难题贡献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翼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