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于润物无声处,绽放青春担当之花

发布时间:2025-07-24 21:1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彭贤丰   阅读 5.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三下乡:于润物无声处,绽放青春担当之花

在许多人眼中,“三下乡”活动似乎是一场“不划算”的投入。没有诱人的工资,没有耀眼的名誉,甚至还需要参与者自掏腰包,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功利的视角下,这无疑是一场“亏本买卖”,让人觉得不值得为之奔波。然而,对于沐浴在党的光辉教诲下、怀揣着理想与热忱的懵懂青年而言,这种看法过于狭隘,他们心中虽难以用强有力的言辞反驳,却坚信“三下乡”有着别样的意义与价值。

当青年们怀揣着憧憬与期待,步入乡村学校,眼前的景象令人感慨。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中,乡村小学的环境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舒适而安全。曾经破旧不堪的教室,如今窗明几净;曾经坑洼不平的操场,如今平坦整洁。这一切,不仅是物质条件的改善,更是国家对乡村教育重视的生动体现,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

乡村的孩子们,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充满着好奇与活力。五六年级的他们,已能在网上冲浪,在虚拟的世界里探索未知。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他们在不经意间学到了一些不良习惯。看着他们,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在那个信息尚不发达的年代,也在懵懂中摸索前行。但我坚信,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当他们真正领悟网络语言的精髓,明辨是非善恶,定能摒弃不良习气,如破土而出的幼苗,茁壮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是对未来的憧憬,是对知识的渴望,这让我看到了乡村教育无限的希望与可能。

在乡村,有这样一位母亲,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无论刮风下雨,她总会准时出现在学校门口,静静等待孩子下课。她衣着朴素,面容憨厚,眼神中却满是对孩子无尽的爱。她出生在一个教育资源匮乏的时代,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不懂得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出一个德才兼备、自信阳光的孩子。但她用最质朴的方式,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与陪伴,这份爱,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孩子的心田;又如巍峨高山,为孩子遮风挡雨。我的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用无私的爱,为我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地。这些朴实而伟大的母亲,是乡村的脊梁,她们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爱与希望。

“三下乡”,是一场青春与乡村的美丽邂逅,是一次理想与现实的深度交融。一群正在完善自己人生价值观的青年,与乡村懵懂清纯的孩子们相聚在一起,碰撞出了绚丽的火花。青年们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深刻体会到了自己肩负的使命与担当。他们不再是温室里的花朵,而是勇敢的开拓者,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乡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用自己的热情和爱心,点燃孩子们心中的梦想之火。而孩子们,也在青年的影响下,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心中种下了不属于这片天地的梦想种子。他们开始憧憬外面的世界,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走出乡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撰稿人:贵州大学”银鸽“志愿者服务团2025蒲公英·麻江支教队副队长魏晋林。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彭贤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7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