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4日讯(通讯员 梅渝兰 卢鑫如)导语:“最青春”微团课是指创新采用“大学生讲团课”的形式,通过朋辈教育传播理论知识、弘扬先进理念。为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乡村振兴与高等教育融合发展,2025年7月16日,重庆移通学院“乡渝未来”乡村振兴促进团与涪陵区泡桐村在泡桐村党办公室隆重举行“‘最青春’微团课实践教学基地”挂牌仪式。旨在以自身力量助力当地发展,打造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践平台,既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也为地方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共植梧桐引凤栖校地同心育英才
政校携手,共绘乡村新图景。重庆移通学院“乡渝未来”乡村振兴促进团“最青春”微团课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在蔺市泡桐村党群服务中心隆重举行。在泡桐村党书记代表、当地镇村干部代表及重庆移通学院“乡渝未来”乡村振兴促进团全员的见证下,此次挂牌仪式圆满落幕。此次共建基地的打造标志着校地合作迈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阶段,将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同时为高校实践教学创新探索新模式、开辟新路径。
▲图为揭牌仪式书记及老师代表们
▲图为“乡渝未来”乡村振兴促进团“最青春”微团课实践基地揭牌现场
桑麻共话振兴策一叶一果藏玄机
在从“输血式”帮扶转向“造血式”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依托地方资源禀赋,培育特色产业、激活内生动力,成为破解乡村发展难题的核心命题。通过采访当地村镇干部,团队成员了解到泡桐村正着力打造“文旅+农业”融合发展的新产业模式,通过提升价值链实现“一业兴”带动“百业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针对当地销售渠道单一难题,团队正以多元姿态,聚焦AI赋能,在直播助农的田间地头书写“青耕泡桐”的崭新篇章。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村民后合影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村民中
方寸之间见乡韵泡桐品牌扬四方
“产业要发展,关键是走特色路、打优质牌”,团队立足泡桐位置优势、自然特点,聚焦打响“泡桐好味道”这一特色品牌。团队巧妙融合当地特色农产品,以本品牌“泡桐好味道”设计出创新海报及创意产品体系,既保留乡土文化基因,又注入年轻化表达。团队致力于通过“品牌+文创+产业”的创新模式,让“泡桐好味道”走出涪陵,形成“品牌带动产业、产业反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格局,既守住乡村文化的根与魂,又打开产业振兴的新局面。
▲图为团队成员为泡桐设计的创意系列产品
下乡有尽时,振兴无穷期;以青春之笔,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乡村振兴的密码,在于产业筑基、人才聚力和文化铸魂的协同共进”,此次“最青春”微团课教育实践基地的建成不仅是一块牌匾的落地,更是一粒希望的种子,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深深扎根。未来,泡桐将成为智慧与乡土碰撞的舞台——高校的科研力量将化作田间地头的实用技术,泡桐村的故事将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图为“最青春”微团课实践基地揭牌后合照
撰文 | 梅渝兰 卢鑫如
图片 | 卢鑫如 常曦
审核 | 卢鑫如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卢鑫如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