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蔚蓝油脉,矢志能源报国——材韵华章实践队探访中国海洋石油工业陈列馆与国家管网天津LNG

发布时间:2025-07-27 17:2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鑫灿 李秉罡 严鸿泰 李烨   阅读 2.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7月23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韵华章实践队赴天津市中国海洋石油工业陈列馆及国家管网天津LNG开展参观学习活动。此次实践以“津油智造力·海钢链未来”为主题,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科技创新成果及现代工程实践,激发青年学子投身国家能源安全事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历史回溯:从筚路蓝缕到蔚蓝新程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陈列馆是传承海油历史、弘扬海油精神、展现海油文化的重要阵地和海洋石油科学知识普及教育基地。涵盖党建文化厅、发展历程厅、科技科普厅及主题展厅四大区域。馆内通过丰富的展品、场景复原及多媒体技术,全景式展现了中国海洋石油工业从艰苦创业到迈向新时代的辉煌历程。在发展历程展厅,实践队员通过一张张历史图片、一个个实物模型、一件件历史物品,重温了中国海油从“海1井”建设到现代深海油气开发的壮阔历程,感受着老一辈石油人对“我为祖国献石油”承诺的坚守。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艰难起步,到改革开放后海上油气田的陆续发现与开发,再到如今跻身世界前列,每一段历史都深深触动着队员的心弦。

实践队员参观中国海洋石油工业陈列馆 张鑫灿摄

科技赋能:材料创新与深海工程的双向奔赴

在科技科普展厅,借助虚拟仿真、现代影像、沙盘模型等多媒体技术,实践队员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探索地球构造、板块运动、矿产资源奥秘,沉浸式体验渤海海域的地质地貌演变与海上石油平台开采作业全过程,直观感受油气在人类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科技攻关板块,“海洋石油981”“深海一号”等一座座现代化钻井平台实物模型巍然矗立,生动诠释了“科技驱动发展,创新引领未来”的深刻内涵,展现中国现代工业的卓越成就。实践队员也特别关注到了一些耐高温、耐腐蚀的特种材料在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的应用,如高强度合金材料、复合材料在钻探设备中的应用,为工程安全和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这些技术背后,正是材料专业领域的支撑,体现了“能源报国、材料报国”的时代使命。

实践队员参观钻井平台模型 张鑫灿摄

实践队员参观岩石样本 严鸿泰摄

在党建文化展厅熠熠生辉的党旗下,实践队员郑重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激昂的誓言不仅回荡在展厅,更激荡在每一位队员的心间,激励着队员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实践队员重温入党誓词 张鑫灿摄

津储匠心:解码LNG储罐中的强国密码

7月23日下午,实践队走进国家管网集团天津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实地探访国家能源基础设施,感悟绿色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走进厂前区多功能厅,观看展示沙盘,聆听现场讲解,了解全场工艺流程。随后,实践队员深入生产区,巨大的白色储罐巍然耸立,气化装置精密运转,码头装卸设施繁忙有序,队员们近距离观察这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大国重器”。

工作人员现场解析了LNG从船舶接卸到槽车灌装运输的关键环节与技术要点。活动尾声,实践队员共同观摩体验LNG特性实验,队员们不仅“触摸”到液化天然气的神奇物性,更深刻理解了其作为清洁能源的安全储运原理与广泛应用前景。

实践队员参观沙盘 张鑫灿摄

实践队员了解国家管网天津LNG党建工作 严鸿泰摄

实践队员体验LNG特性实验 张鑫灿摄

实践队员合影

此次实践活动帮助实践队员全面了解了我国海洋石油工业从起步、发展到壮大的历程,熟悉了能源行业技术创新成果,明晰了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趋势与新发展理念的实践应用;增强了实践队员对国家能源事业发展成就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激发了实践队员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立志以“能源强国、材料报国”为己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