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南通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法学院)“垄上助农队”奔赴如皋市下原镇,深入开展以“直播助农法律风险防范”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在这片乡土广袤的田野上,团队中的法律讲座组以“小切口”服务“大农业”,用专业知识为农产品电商提供法律保障。
讲座组由张沈轩如、朱峙渟两位法学专业学生组成。张沈轩如同学结合现实案例,向村民和直播团队讲解电商经营中的常见法律陷阱。她重点讲述了农户与平台、主播之间的合作应签订明确书面合同,以防口头约定造成纠纷,同时普及了《电子商务法》中关于产品标注、责任承担等细则。
图为张沈轩如同学讲授《电子商务》相关法律
朱峙渟同学则聚焦“品牌+内容”的法律合规问题,提醒直播运营者在拍摄短视频或进行带货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侵犯他人肖像权、使用未经授权的音乐素材等,并就“如何注册农产品商标”“如皋本地地理标志如何保护”进行了详细讲解。
图为朱峙渟同学在讲授侵权相关法律知识
讲座结束后,她们还为农户发放了自编的《直播助农法律小手册》,并在田间与农民面对面交流,针对农民们“如何处理售后纠纷”“如何保留交易证据”等问题进行答疑。社区工作人员感慨:“大学生讲的‘食品安全责任划分’等知识,都是我们村干部想讲但讲不透的‘盲点’。这堂普法课,比发十份传单都管用!”
据悉,团队后续将推出“法律护航助农Vlog”,通过更多元的形式扩大普法覆盖面。当法学专业知识服务于乡村振兴的具体需求,不仅提供了切实的法律支持,也锤炼了青年学子服务社会的能力。
图为部分成员合影
通讯员:张沈轩如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依依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