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百年文脉,践行文化自信”——阳光学院闽韵书魂实践队赴商务印书馆福州分馆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24 18:3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陆声蓉、陈欣瑜   阅读 8.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战略部署,落实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的关于“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响应国家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的号召,2025年6月27日,阳光学院“闽韵书魂”实践队探访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奔赴坐落于滨海新城的商务印书馆福州分馆,开展以文化传承为核心的社会实践。

一、溯百年馆史,探文化传承阵地

本次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史料研习与沉浸体验,探寻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与活化路径,强化新时代青年文化传承使命担当。商务印书馆福州分馆承袭1906年塔巷旧址的文脉,是该馆在福建省设立的首家现代化分馆。该馆具备“典籍保护、学术交流、文化体验”功能,入选“2024年福建省‘最美书店’培育扶持项目”,获评“2024年福建最美公共文化新空间”。这座形如白色方舟的建筑,不仅是现代化的典籍宝库,更是“立体的中国出版史博物馆”。

二、品典籍魅力,悟先贤精神内涵

在一楼空间,咖啡香与书香互相交融,队员们在《复兴文库》与《八闽文库》的专题展台前驻足,指尖拂过烫金书脊,沉浸于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加深了对典籍传承意义的理解。墙上张元济先生的训示“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格外醒目,这道出了商务印书馆以文化人、推广知识的精神内核。象征海纳百川的“涵芬大讲堂”,则成为连接古今文化的精神桥梁,提醒着传承需以行动接过文明接力棒。二楼展区则展示了81位与商务印书馆渊源深厚的福州籍或曾在闽工作的文化名人。展台中严复签订的中国首张版税合同复刻件、高梦旦辞去编译所所长的手书信笺等珍贵的展品,让队员们感受到先贤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担当与情怀。

三楼的128座楠木书架上,6144个函盒装载着原大影印的文津阁《四库全书》。这部由乾隆皇帝主持、3800余位学者历时十余年编纂而成的中国古代规模最宏大丛书,依“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堪称中华文脉的集大成者。实践队员们在参观中切身感受千年典籍的厚重与文化传承的脉络。分馆工作人员在接受实践队队员戴逸涛采访时表示,实体《四库全书》的陈列能让参观者直观感受古籍的历史厚重感,触摸到文化传承的真实温度,其营造的沉浸式文化氛围所带来的感染力,是虚拟数字技术难以企及的。

三、承先辈嘱托,担青年传承使命

从塔巷老馆到滨海新馆,商务印书馆福州分馆的世纪变迁,体现了中国出版业服务文明传承的坚守与创新。此次实践之行,既是历史的回望,更是精神洗礼与责任唤醒。“昌明教育,开启民智”的百年立馆宗旨,是一代又一代商务人恪守的信条与毕生的追求。

实践队员们将以此馆为桥梁,将感悟到的百年文化积淀转化为前行力量,努力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积极弘扬者,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陆声蓉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28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