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究西部陆海新通道对地方特色产业的带动作用,近日,广西师范大学陆通桂味调研队走进柳州市柳江区百朋镇,聚焦莲藕产业发展状况,以“链动新通道,‘藕’遇桂香远”为主题开展调研活动。在此期间,团队成员与百朋善用莲藕种植园负责人韦善用进行深度访谈,探索西部陆海新通道赋能“桂字号”农产品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的创新路径。
图为团队成员与百朋善用莲藕种植园负责人韦善用交流访谈
访谈伊始,百朋善用莲藕种植园负责人韦善用向团队成员介绍了柳江莲藕的市场优势。“柳江莲藕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靠的就是‘双季种植’这个特色。”韦善用向团队成员介绍道。作为广西特色水生蔬菜,柳江莲藕的双季种植模式在全国并不常见,每年四月底新鲜的莲藕即可上市,持续至七月底结束,短短两个月周期内,日均产量能达到五六十万斤,这不仅填补了国内莲藕市场的供应空档期,更让柳江莲藕在品牌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莲藕产业的典范。
谈及市场布局,韦善用打开了话匣子:“北方地区的消费者对柳江莲藕的接受度很高,甚至超过了本地市场。”目前大部分的柳江莲藕销往国内市场,本地及广东地区是传统销售阵地,北方市场则以郑州为重要中转站,日均调货量达30万斤,山东、江苏等省份的货源多从此处集散。除国内市场外,部分莲藕还通过外地收购商出口至东南亚。不过,这份“成绩单”的背后也存在着挑战。韦善用坦言,近年由于广东本地莲藕种植面积扩大,柳江莲藕对广东市场的日销量相对有所下降。湖北等地的莲藕种植面积也在激增,仅一个地级市就比上一年新增6万亩,且湖南、湖北地区莲藕上市时间从往年的七月中旬提前至五月底,与柳江莲藕上市时间重叠,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图为团队成员与百朋善用莲藕种植园负责人韦善用合影留念
除此之外,产业链短板同样不容忽视。据了解,目前柳江莲藕产业仍停留在采摘、分级、外销的初级阶段,缺乏加工环节。全区尚无大型藕粉厂,而市面上藕粉产品又多存在掺假问题。“如果能将莲藕加工成藕粉、藕夹等产品,既能延长保质期,又能提高产品附加值。”韦善用对此表达了期待。这一建议不仅点明了产业升级的方向,也让团队成员对延长产业链的迫切需求有了更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为突破市场瓶颈,当地在产品宣传与销售环节正积极探索多元发展路径。在宣传方面,依托政府组织参与各类推介会,携莲藕赴北京、深圳等地批发市场开展合作洽谈。在销售环节中,由专业莲藕经纪人直接对接农户,构建起“田间直达批发市场”的高效渠道。在物流方面,韦善用着重介绍了柳江莲藕高效且成本可控的运输优势。从柳江产地发往郑州等核心消费市场的莲藕,依托成熟的物流网络,运输时效通常可稳定控制在3天以内,有效保障了莲藕的新鲜度。另外,得益于国家关于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的扶持,莲藕运输车辆可享受高速公路通行费减免的优惠,进而降低了柳江莲藕的运输成本。
“‘桂字号’要出圈,得把特色守住,把短板补上。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正为广西特色农产品打通了一条‘出海’的快车道,这是‘桂字号’农产品突围的重要机遇。”调研队员们在访谈后表示。西部陆海新通道带来的物流网络升级,不仅能进一步缩短柳江莲藕发往东南亚等海外市场的运输时间、降低物流成本,还能借助通道沿线的集散枢纽和贸易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提升“桂字号”的海外知名度。(通讯员 阳馨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阳馨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