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1日讯(通讯员 谢炎伶 张红瑶 张婕霓 姜艳群 李欣然 刘欣 曾俊仪 张馨 唐炜 康俊宇 唐媛 程晓冉 范思敏)三百年前湖湘大儒王船山的谆谆家训,遇上二十一世纪乡村少年的奇思妙想,会激荡出怎样的回响?7月21日,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寸草心计划”塘韵薪禾公益实践团在衡南县三塘联合学校松山中学,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传承活动给出了答案。诵读、绘本、话剧轮番上阵,硬核的船山思想跨越时空“飞入”乡村课堂,在青春创意的演绎下“活”了起来,悄然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图为学生们沉浸于船山故事绘本与互动问答 姜艳群摄)
活动在“船山家训大家读”中拉开帷幕。实践团成员康俊宇化身导师,以诵读为桥,辅以生动的情景表演,深入浅出地解读船山先生的核心思想及其家训内涵。精心设计的故事绘本与动画短片,将忠孝、诚信、勤勉这些厚重的关键词化为孩子们眼前鲜活的图景和直白的语言。孩子们争相举手,在问答碰撞和角色扮演中,优良家风的要义如细雨般自然浸润。
(图为学生们全情投入“船山故事我来演”话剧排练 姜艳群摄)
实践团成员张婕霓巧妙撷取船山先生的著作精华与生平轶事,设计创作出“船山故事我来演”互动话剧。在实践团成员的指导下,孩子们跃跃欲试,化身不同角色。一句句揣摩台词,一次次调整动作,无论是演绎历经沧桑的“船山先生”,还是扮演活泼聪慧的“小书童”,孩子们都全情投入。有限的排练时间里,掌声与笑声不断。古老的思想,正在青春的碰撞中焕发出惊人的活力,实现了与当代少年的“零距离”对话。“读家训、演话剧,这种‘活’起来的方式,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了船山文化的魅力,实在太有意义了!”现场观摩的汪李佳妈妈由衷赞叹。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松山中学学生课后合影 姜艳群摄)
“让沉睡于典籍的智慧‘活’起来、‘动’起来,走进乡村,融入生活,这是我们文院学子的使命担当。”实践团负责人张红瑶表示,选择船山文化作为切入点,正是希望发挥专业所长。看到孩子们积极参与、乐在其中的样子,团队倍感欣慰,也更坚定了持续创新开展文化传承活动的决心。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