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内卷”“焦虑” 成为不少青年学子口中的高频词,一位在高校行政岗位坚守数十年的教育工作者,用她亲历的风雨与始终昂扬的姿态,为宁波大学学子提供了一份抵御浮躁的“心灵处方”。近日,宁波大学海洋学院 “潮声青听团” 走近学院前办公室主任、关工委委员孙省老师,听她讲述在平凡岗位上如何以乐观之心应对挑战,以笃定之行温暖他人。
孙省老师的职业生涯,恰似一部与学院共成长的“奋斗史诗”。从初入职时仅有六七十位教师的生命科学学院,到如今拥有近 200 名教职工的海洋学院,她见证了办公条件从简陋到完善的跨越,也亲历了无数次“摸着石头过河” 的攻坚。最令人动容的,是她面对困境时那份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的从容。当年学院大楼装修,仅二三十万元资金要完成整栋楼的改造,她精打细算、逐项落实;国检前一天突发报告厅迁移任务,她连夜协调工人通宵奋战,用 24 小时完成 “不可能的任务”。“当时也急,但光急没用啊,” 她常说,“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咬咬牙就过去了,回头看都是宝贵的经历。”这种把困难当阶梯的心态,正是她数十年工作中沉淀的智慧。
在与学生交流时,孙省老师最懂年轻人的迷茫。她不回避就业市场的暂时压力,却更擅长用发展的眼光点亮希望:“当年学院连像样的实验室都没有,谁能想到现在能培养出这么多优秀人才?困难都是阶段性的,国家在发展,行业在进步,你们的舞台只会越来越大。”她叮嘱学生,与其在焦虑中内耗,不如在当下扎根:课堂上多一份专注,实践中多一份投入,“就像我们当年搬报告厅,每一颗螺丝都拧牢了,第二天才能从容迎接检查。” 这份“把当下事做好” 的务实,正是对抗迷茫的良方。
如今,孙省老师依然活跃在服务师生的一线,她的办公桌永远整洁,面对师生的需求永远耐心。她说:“看到年轻人有朝气,我就觉得有奔头。”这份历经岁月沉淀的乐观与坚守,如同一束光,照亮了行政办公的琐碎日常,也为迷茫中的学子指明了方向 —— 真正的从容,不是回避风雨,而是在风雨中依然坚定地走好每一步;真正的乐观,不是无视困难,而是相信自己有穿越困难的力量。
撰文 | 周紫琰 周永琪
图片 | 潮声倾听团成员
审核 | 苏汝腾 王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可心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