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4日讯(通讯员 汪芸羽、彭佳霖) 近日,佛山大学青医·萤火守护者实践团深入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秤架瑶族乡,在秤架瑶族乡团委、秤架民族学校和秤架村村委的大力支持下开展文化传承与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团队通过调研瑶族非遗技艺、探访红色教育基地,以青春力量推动民族文化活态传承,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深挖非遗技艺,激活文化传承新动能
团队成员踏访秤架瑶族乡文化传习中心,跟随讲解员的步伐溯源秤架瑶族文化的历史沿革,并了解其风格特色与传承现状。受访工作人员向成员们详述了瑶族文化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希望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多年轻人的关注、传承和发展,让绚丽的瑶族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图为传习中心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李咫瑶 供图
调研小组深入秤架民族学校,实地考察瑶族传统文化课程开展情况。在长鼓舞教学方面,成员与授课教师进行深入交谈,了解到该校通过外派学习和自主创编的方式开展长鼓舞教学。即使面临师资短缺和学生基础薄弱等困难,教师们仍以赤子之心坚持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排练。
▲图为长鼓舞课程老师接受采访。黄乐言 供图
在瑶族刺绣课程调研中,受访学生对瑶绣课程表现出浓厚兴趣。“我们特别喜欢上瑶绣课,每次上课都充满期待。学习瑶绣,不仅能了解传统文化,还能把学到的图案绣在包包和衣服上,感觉很有成就感!”瑶绣课堂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增强了学生们的文化自信,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让更多孩子了解并爱上了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瑶绣课程老师说道:“传统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发展,希望未来能得到更多专业支持。”话语间,尽显基层教育工作者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坚守与智慧。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瑶绣课程学生进行交流。黄乐言 供图
红色铸魂:微团课凝聚青春使命
团队走进秤架村红色瑶乡馆开展“瑶乡红韵:秤架村的红色基因与青年使命”红色微团课的拍摄,深入重温解放战争时期瑶汉同胞并肩作战的革命故事,了解参战游击队员的英勇事迹,感悟民族团结的力量。同时,团队成员在参观风采栏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新时代传承先辈精神、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秤架村红色瑶乡馆进行拍摄。黄乐言 供图
为深入解码红色基因,引导青年感悟“永不熄灭的忠诚之火、永不退缩的攻坚之志、永不背叛的人民情怀”的“三个永不”革命精神,团队成员拜谒革命烈士陵园并开展红色微团课的拍摄,缅怀先烈们用生命铸就的不朽丰碑。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回望先辈为清(远)英(德)阳(山)地区解放的英勇奉献,深刻理解了解放战争“敢于斗争、善于攻坚、甘于奉献”的精神内核。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秤架瑶乡革命烈士陵园进行拍摄。卢诗采 供图
本次活动创新性采用“文化传承+红色教育”双线模式,形成2课时红色微团课视频、1项非遗调研报告等成果。未来,实践团成员将继续深入乡村,在传承中创新,在实践中成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贡献智慧与力量,让红色基因与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瑶族文化传习中心前合照。黄乐言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咫瑶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