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至13日,值红军长征出发的第91个年头,也是支教开展的第一个周末,华中农业大学阳光志愿者联盟赴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步前小学支教团组织前往红五军团旧址和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参观,深刻学习领悟长征精神。
探访红五军团旧址,重温革命岁月
7月12日清晨,支教团成员早早集结前往中央红军第五军团旧址参观学习,旧址原为陈姓民居,土木结构,走进旧址,斑驳的墙壁、古朴的木质结构,仿佛将时光拉回到91年前。红五军团曾在此集结,为长征做最后的准备。支教团成员认真观看了旧址内陈列的历史照片和文物,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泛黄的地图、简陋的通讯设备、战士们使用过的生活用品,无不展现着红军将士们在艰苦环境下的坚韧与智慧,旧址即使历经风吹雨打,仍透着厚重与庄严。
红五军团旧址合影 田昱昊摄
参观完整个旧址,支教队成员董世标感慨道:“触摸这些历史的痕迹,仿佛与先辈们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红五军团的精神告诉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只要心怀信念,就能战胜一切。”
瞻仰长征出发地,感悟精神力量
7月13日上午,支教团成员前往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旧址渡口处依旧保留着昔日红军过江时剩下的几艘木船;渡口旁耸立着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碑身高耸入云,寓意着红军将士们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碑身上镌刻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几个大字,金光闪闪,熠熠生辉,让人肃然起敬。纪念碑前的地板上刻着的是长征路线图,整个纪念园充满着长征的元素,支教团成员们沿着大道参观了整个纪念园,回首着当年红军战士们坚定的步伐和无畏的身影,感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程。
支教队成员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前拍照留念 田昱昊摄
传承红色基因,践行支教使命
在纪念园的核心区域——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内,支教团成员们认真聆听讲解,仔细观看每一件展品。一排排草鞋、一顶顶斗笠、一杆杆长枪都按照当年的模样摆放得整整齐齐。物品虽已陈旧,却闪耀着永不褪色的精神光芒。在模拟场景展区,逼真的声光电效果让成员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经历了那个星夜渡河的难忘时刻。支教队员们表示,这些展品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和不易,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将红军精神融入到支教工作中的决心。
参观过程中,支教队员们还遇到了一些前来缅怀先烈的当地居民和游客。他们或手持鲜花,或默默瞻仰,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红军将士们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支教队员们与当地居民和游客进行了交流,分享了他们对红军长征历史的理解和感受。他们表示,这种跨时代的交流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历史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延续。
支教队在纪念馆内合影 李泽琼摄
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工2301俞文杰在参观完纪念园并与居民和游客交流完后表示,“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的第91个年头,也是我们支教队传承下来的第17年。长征精神需要延续,支教精神也需要我们继续传承;感悟和学习长征精神,追忆过去的发展历史,才能积攒经验,也才能继续前进,做到并做好‘新长征,再出发’的时代使命;才能更好的将这一棒传递下去,浇筑更光明的未来!”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支教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红军将士们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他们表示,这种精神将激励他们在今后的支教工作中更加努力地奋斗,为山区的孩子们带去更多的知识和希望。
文 |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阳光志愿者联盟江西队 吴博
图 |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阳光志愿者联盟江西队 田昱昊 李泽琼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