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原队球台两端:罗沙村乒乓对打

发布时间:2025-07-22 23:4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谢壬 涂安强 王焕婷 李嘉欣 廖文雅 王转珠 梁静雯   阅读 4.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涂安强、谢壬)

罗沙村敬源祠堂,2025年7月11日——清脆的击球声在祠堂内碰撞出新的节奏。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燎原队"驻村教学进入第三天,训练迎来关键突破:乒乓对打实战教学。当球网两侧的小手首次将白色小球连贯击回,汗湿的球拍紧握在稚嫩的掌中,专注的目光追随着球的轨迹——这张曾被遗忘的乒乓球台,此刻正见证着勇气与协作的萌芽。

从发球机到对手:第一次回合的诞生

"手腕放松,像轻推秋千一样送出去!"队员站在球台侧方,将接发球动作拆解为生活化比喻。发球者是"启动引擎",用拍面平稳托送"信号球";接球者则需"精准接收",小臂自然前迎。起初,孩子们或闭眼挥空,或用力过猛将球击飞。队员便轻托孩子肘部感受力道:"想象轻拍朋友肩膀——看,球稳稳回去了!"

9岁的孩子紧盯对面的发球,屏住呼吸。当球拍首次将球平稳挡回对方台面,他怔住片刻,突然高举球拍欢呼:"成功了!"这一声清脆的回击如同号角,激活了整个球台的生机。

▲图为教学动作过程

闯关挑战赛:在趣味中突破

为化解实战压力,队员设计阶梯式训练体系:

"友谊桥"(1回合目标):完成一次有效对打,即可获得"击掌成功"合作贴纸;

"精准区"(3回合进阶):球台划分落点区域,回球至目标区可解锁"控球勋章";

"耐力星"(团队挑战):四人接力对打,累计回合数转化为祠堂墙上的"星光进度条"。

"稳住!再来一次!""接得好!"此起彼伏的鼓励声中,曾因颠球失利哭泣的小花咬紧牙关,在搭档配合下连续回击三球。当最后一球划过弧线精准落台,两个孩子跳跃击掌,胸前新贴的勋章与汗水一同闪光。

▲图为对打过程

"燎原队"的教学渐入佳境。明日课程将融入双打战术与规则解析,让国球的韵律在配合中迸发新活力。而今日球台上那些生涩却执着的回合声,恰似罗沙村夏夜初鸣的蝉——细弱却坚定地宣告:关于成长与友谊的对打,永无终场。

第三天,球台成为微型社会。当内向的孩子为救球飞扑倒地,眼中迸发的光——那不仅是技巧的提升,更是对潜能的觉醒。小小乒乓球划出的弧线,何尝不是孩子们探索世界的轨迹?

撰文 | 谢壬

一审 | 龚颖青

二审 | 樊菲

三审 | 谭静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谢壬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6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