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山东大学“益”程山水调研团成员李维琛琛通过线上方式,与山东省菏泽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围绕农业公益实践与乡村振兴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深入了解该局职能定位与公益服务的具体情况。
图为菏泽市农业农村局实拍图
本次线上调研聚焦农业公益实践的多方面内容。调研伊始,工作人员就介绍了菏泽市农业农村局的基本情况,明确了农业局“统筹农业产业发展(如特色种植、技术推广)、农村生态保护(如国土绿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协调乡村振兴战略落地(产业、生态、人才、文化、组织等领域)”的职能定位。基于这一定位,菏泽市农业农村局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如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目的的生物多样性宣传、农业生态修复等工作;以提升农业生产能力为目标的农民培训、秸秆综合利用指导等技术帮扶活动;以带动农民增收为导向的牡丹种植基地、果蔬种植合作社等特色产业帮扶项目。工作人员表示,生态保护公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生态振兴;技术帮扶与产业项目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产业振兴;人才培训为乡村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服务人才振兴。事实证明,这些活动与乡村振兴的结合,是乡村振兴实践探索的有效路径。
资金来源与使用方面,工作人员介绍,公益项目资金主要来自财政专项(中央/省级农业、农村发展补助)及社会资本(企业投资农业产业链),重点用于农田防护林建设等生态保护项目、种植技能培训等农业技术推广、牡丹种植基地及果蔬合作社等特色产业帮扶。
在问题与建议环节,双方围绕当前公益开展的难点展开探讨:农业和农村生态项目周期长、投入大,地方财政压力较大;部分农民对新技术接受度低,技术推广成本高;跨部门协作机制不完善,资源整合难度大;自然灾害(病虫害、极端天气)对农业产业影响较明显。
图为会议室实拍图
工作人员提到,尽管当前公益开展仍需面临重重挑战,但公益项目通过整合政策、技术、资本等资源,既能破解农业发展瓶颈,又能凝聚各方力量参与乡村建设,为农业农村领域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路径,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此次线上调研为深入了解农业公益实践与乡村振兴的结合模式提供了一手资料,也为后续社会实践研究积累了宝贵素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周圣喆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