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 彭彦彤、龚宇浩、朱金林)7月22日,阵阵惊叹声从青龙村的课堂上传来,一堂别开生面的非遗漆扇课程——“漆彩绘夏”正在这里展开。湖北大学“文华小筑”辅导员工作室指导下的“陌上花开”文化传承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通过生动的讲解和趣味互动,带领孩子们走进漆艺的世界,亲手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
课堂上,志愿者彭彦彤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了中国大漆工艺的历史与漆扇的文化内涵。“漆扇既是凝固的历史,又是流动的风景;既是匠心的传承,也是时代的创新。”志愿者一边展示精美的漆扇图片,一边讲解“髹漆”“点染”等技法。孩子们睁大眼睛,望着屏幕上流转的漆色纹样,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了千年非遗的灵动神韵。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们介绍漆扇的本质技艺 摄影/丁培真)
理论课后,实践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志愿者让孩子们以“夏天”为主题进行漆扇创作。孩子们分组围坐在桌前,手持素白团扇,小心翼翼地将扇面浸入调配好的彩漆中。随着手腕轻转,漆液在水面晕开,形成流动的纹路。“快看,我的扇子像彩虹一样!”小朋友兴奋地举起渐变色的漆扇,扇面上蓝绿交融,宛如夏日的湖水,引得同伴连连称赞。
(图为志愿者通过实践向小朋友们展示漆扇的制作工艺 摄影/丁培真)
(图为小朋友在志愿者指导下制作漆扇 摄影/丁培真)
“原来漆扇要经过这么多步骤,古人真厉害!”课后,孩子们骄傲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稚嫩的脸上写满成就感。志愿者彭彦彤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让乡村儿童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在动手实践中传承匠心。
(图为小朋友们创作的漆扇与书签作品 摄影/彭彦彤)
此次活动不仅为青龙村的夏日增添了一抹绚丽的非遗色彩,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未来,湖北大学“陌上花开”文化传承志愿服务队将继续开展多样化的传统文化课程,让非遗之美在乡村课堂生根发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彭彦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