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 梁丽雯、陈柯、洪钰熙、朱嘉媛) 写真定格淳朴,照片铭记乡缘。
随着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不断推进,乡村振兴的蓝图正加速铺展。为积极响应国家对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部署,广东培正学院“传承”社会实践服务队开启了一场探访地派镇发展的旅程。此行不仅是用镜头定格地派的烟火气息,更是“传承”队员以脚步丈量大地,用心感受地派发展脉络的一次深刻体验。
温情满溢屋檐下,垒起地派烟火田
红凳剥笋
指尖剥去笋衣
质朴的屋舍
烟火气息流转
百岁奶奶绘就地派生活图景
图为惠州市龙门县地派镇的老奶奶
银发同辉
母女二人携手相伴
将地派岁月沉淀的温度
酿成守望与传承的绵长注脚
图为惠州市龙门县地派镇的两位老奶奶
草帽遮烈日
瓦刀砌砖墙
一砖一泥
垒起的不只是围墙
更是烟火地派生活的模样
图为惠州市龙门县地派镇里正在工作的伯伯
虽耳际无声
但他与乡土相依的模样
藏着时光沉淀的厚重与温柔
他听不清队员们的热情
却用温和笑意
回应为他拍写真的邀请
图为惠州市龙门县地派镇的一位老爷爷
“福”字与屋舍相映成暖
两位神采奕奕的长者手捧写满期许的展板
将乡村振兴的希望
轻轻种进这方地派土地里
让“传承”队员的岁月染上奋斗与期许的色彩
图为惠州市龙门县地派镇的一对夫妻
地派街市的角落
红衣提袋的长者与“传承”队员并肩
“传承”队员笑意从眉眼漾开
长者竖起拇指
皱纹里藏着温暖
无声互动里
是地派的温情在流转
图为团队队员与惠州市龙门县地派镇村民的合照
坚守小店烟火里,连起地派服务田
阳光把屋墙晒得温热
红色招牌、竹编旧匾,似在诉说岁月故事
穿着红衫的田园农庄老板
笑着比出了“V”
将地派日常晕染成鲜活的诗意
图为惠州市龙门县地派镇田园农庄的老板
灰沙发、暖砖墙
祖孙三人大手小手共同举 “V”
每一寸画面
都藏着祖孙间温暖的时光絮语
晕染成一幅充满温情的绝美地派画卷
图为惠州市龙门县地派镇温馨里民宿的老板
老铺檐角垂落细碎日光
氤氲茶香悄然漫过斑驳柜台
光荣的共产党员老板
将对地派茶文化的发展期许
融进这茶香当中
图为惠州市龙门县地派镇小卖部老板
小店一隅
店主持牌笑立店内
干货区与衣装区
勾勒地派生活轮廓
在平凡的场域
叩响共赴地派新境的序章
图为惠州市龙门县地派镇小卖部老板
小店一隅
红衫店主靠椅比“V”
轻戳开烟火缝隙
货架上酒茶堆叠成生活的褶皱
杂乱里藏着踏实的欢喜
她的笑
漫成小店最温柔的光
图为惠州市龙门县地派镇杂货铺老板
“传承”队员用镜头捕捉地派风情
地派的发展在光影中流转
为乡村振兴
植一片蓬勃的信念林
让向上的力量在乡野间生生不息
以镜头唤世人瞩目
引热忱赴乡土之约
图为团队队员与惠州市龙门县地派镇温馨里民宿老板的合照
队员们将心手相连
以希望为笔、以实干为墨
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书写属于这片热土的崭新篇章
传承醇韵数创实践团终将不虚此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梁丽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