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 李若惜 成思睿 刘洁)为弘扬科学精神,助力乡村教育振兴,7月9日,物电与智能制造学院“小火柴”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车头村小学,开展科学家精神专题支教课程。
▲图为实践团成员肖佳乐在上“屠呦呦精神”主题课 刘洁摄
课堂上,实践团成员肖佳乐用生动的讲述让科学精神变得可触可感。“同学们知道吗?有一种‘疟疾怪兽’曾让全球数百万人深受其害。” 肖佳乐老师以形象的比喻切入,讲述屠呦呦团队在科研条件匮乏的年代,凭借强烈责任感投身抗疟研究,历经反复试验终获突破的故事,带领学生们沉浸式感受那段攻坚克难的科研岁月。
▲图为学生回答问题 成思睿摄
▲图为学生正在上实践团成员朱颖“黄昆精神”主题课 李若惜摄
“这位爷爷能把晶体玩出‘魔法’哦!”朱颖老师在介绍物理学家黄昆时,通过“拆闹钟被批评却偷偷画满齿轮”的童年趣事,生动还原了这位中国固体物理学科开创者的探索初心。当“极化激元”等专业科学概念被转化为生动比喻,遥远的科学家仿佛穿越时空,与孩子们展开精神对话,课堂上的学习热情持续升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萌芽。
作为高校服务乡村教育的重要实践,“小火柴”实践团此次科学家精神专题课堂活动不仅为车头村小学带来了优质的特色课程资源,更通过芙蓉学子的躬身实践,搭建起城市与乡村教育资源互通的桥梁,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新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成思睿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