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社区青少年健康意识,筑牢青少年健康成长防线,2025年7月8日至9日,广东医科大学医法同行志愿服务队把“讲卫生,爱健康”主题小课堂搬进湛江市霞山区海滨街道海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18名青少年开展沉浸式健康科普。没有枯燥的说教,只有生动的演示、互动和欢笑,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用”,把卫生习惯、健康常识悄悄装进自己的“成长背包”。
7月8日上午11时,首场健康小课堂以"脏手惹的祸"科普漫画拉开序幕。志愿者通过一段显微镜实拍视频直观展示手部细菌滋生过程,引发孩子们惊叹:"原来48小时就能长出这么多细菌!"随后,志愿者以"七步洗手法"教学为核心,结合"内、外、夹、弓、大、立、腕"口诀,带领孩子们通过反复练习掌握科学洗手技巧。随后,志愿者们还通过趣味问答互动,介绍了诺如病毒的特点,强调了勤洗手对于诺如病毒防控的重要性。课堂尾声,洗手间内水声与笑声交织,孩子们主动实践新学技能,将指缝、手腕搓出"白云般的泡沫"。
▲图为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学习七步洗手法。董运炜供图
次日下午3时,第二场活动聚焦口腔健康与急救技能。志愿者运用3D动画解析龋齿形成原理,以"牙齿上的虫子洞"比喻引发儿童兴趣,并现场演示巴氏刷牙法,指导孩子们用牙模练习"上下刷"动作。孩子们争相上台尝试,笑声中掌握了护牙技巧。急救知识环节则通过情景模拟,如遇飞虫入耳,可以侧头用光源引出;遇到中暑要快速脱离高温环境,半躺抬高下肢,毛巾冷敷肢体;遇到流鼻血时,要低头用拇指和食指按压鼻翼两侧,切勿仰头,以免血液流入喉咙引起不适,同时冷敷鼻梁和前额帮助止血等实用技巧。孩子们边听边记,纷纷表示要成为"家庭健康小卫士"。
▲图为志愿者为孩子们介绍巴氏刷牙法。董运炜供图
▲图为志愿者与孩子们提问互动。董运炜供图
两日活动中,志愿者累计开展卫生健康知识互动教学6课时。本次活动获得了社区青少年及家长的积极反馈。家长们普遍认为课程内容兼具趣味性与实用性,有效帮助孩子们掌握了关键的健康知识与技能。广东医科大学“医法同行”志愿服务队将持续发挥医学专业优势,深入社区开展健康科普服务,为提升青少年健康素养、筑牢健康成长防线贡献专业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兴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