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地的青春印记与振兴交响

发布时间:2025-07-22 18:1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岳莹莹 马静怡 孙博涵 马和军   阅读 7.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2025年7月2日-7月7日,塔里木大学“薪火西行记”西部计划校友寻访团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各团场,寻访团场内西部计划校友,聆听西部计划志愿者在一师的志愿故事,传播志愿者的志愿精神,呼吁更多青年投身西部、投身基层。

当塔里木河的流水浸润过万亩棉田,当昆仑山的霞光铺满戈壁绿洲,新疆大地上的团场如明珠般镶嵌在广袤疆域。这些承载着屯垦戍边使命、孕育着乡村振兴希望的土地,不仅见证着时代变迁的壮阔画卷,更因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到来,涌动着青春与热血的蓬勃生机。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四团的政策宣讲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皮山农场的课堂教学,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四团的救灾一线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二团的日常办公,团场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与青春交织的振兴故事。

十四团:政策落地处的实践课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四团,是一片既讲严谨又含温度的发展热土。作为政策落地的“神经末梢”,这里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每一份文件的流转、每一次政策的宣讲,都力求精准直达民心。西部计划志愿者热孜古丽·苏来曼在这里找到了用武之地,用“庄稼人听得懂的话”解读政策,让惠民举措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家家户户。如今,高效的政策落实效率成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四团的鲜明标签,那些凝结着实践智慧的工作方法,更成了团场培育新人的鲜活教材。

▲图为志愿者热孜古丽与团队成员合照

这片土地既为人才提供成长的沃土,也以蓬勃的发展活力吸引着更多人驻足。无论是想在基层实践中锤炼本领,还是渴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四团都敞开怀抱。这里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平台,更有与团场共成长的无限可能,诚邀更多有志者前来,与这片热土共绘发展新篇。

十三团:多元岗位里的成长舞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三团,以务实的发展氛围为志愿者提供了成长的沃土。在这里,初入职场时对文件处理感到迷茫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杨帆,如今能熟练完成项目材料整理与数据分析;怀揣着基层锻炼初心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潘雪燕,在实践中逐渐明晰青春奉献的意义;来自山西的西部计划志愿者陈丽,也在阿拉尔的发展机遇中萌生了留下的念头。这些思想与能力的转变,离不开团场搭建的实践平台。从经济发展的具体事务到基层服务的细微环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三团用包容的环境接纳每一份青春力量,让她们在岗位上沉淀成长,也让团场的发展因这些年轻力量的融入更具活力。

▲图为十三团志愿者与团队成员合照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三团的魅力,正在于它既能让志愿者在实践中突破自我,也能用自身的发展潜力吸引人才停留。无论是工作能力的提升、心态的成熟,还是对未来的多元规划,志愿者们的成长轨迹背后,都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三团作为基层发展阵地所展现出的培育力与吸引力,这片土地正以扎实的发展根基,等待着更多有志者前来共绘蓝图。

四团:戍边热土上的共担与耕耘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四团作为卫国戍边的前沿阵地,常常面临各种挑战,作为卫国戍边的前沿阵地,这里的团场干部和志愿者总在灾害来袭时第一时间冲向一线。面对突发的冰雹灾害,团场一声号召,西部计划志愿者便与农户们一同扎进田间抢收作物,泥泞中分不清汗水与泥水,却让“守护家园”的信念在年轻心中愈发坚定,这片土地的每一份收获,都凝聚着共担风雨的力量。

▲图为四团志愿者抢收农作物照片

团场的田野间,更是孕育成长的课堂。西部计划志愿者们在团场支持下走进连队,像西部计划志愿者汪鑫,从起初对农业的陌生,到能蹲在田埂上教农户规范操作农机具,全年组织的多场农业现场会,让农技知识化作实实在在的种植助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四团用土地的厚重接纳青春,又借青春的活力反哺土地,让农业发展的根基愈发坚实。

五团:各领域实干中的双向奔赴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五团立足农业根基,在经济发展与基层治理中展现出强劲活力。团场为西部计划志愿者搭建起成长舞台,让青春力量深度融入产业发展与民生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俞天泽在苹果节等活动中协调各方,用流畅的沟通为团场文旅融合添彩;西部计划志愿者高德发挥计算机专业优势,助力纪检工作数字化升级,让基层治理更高效;西部计划志愿者热伊莱·麦麦提敏扎根田间,用农学知识协助农技推广,为团场农业提质增效注入动力。

▲图为五团志愿者与团队成员合照

这片土地以包容的胸怀接纳每一份奉献,从节日上的协作演出到田间地头的技术指导,从数字化台账的精准运转到与职工群众的紧密互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五团用实际发展成果证明,农业的稳固与经济的活力,离不开人才的注入与青春的耕耘,而这份双向奔赴,正让团场的发展蓝图愈发清晰。

二团:平凡岗位间的规范与成长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二团,在基层治理与经济发展中展现出扎实的根基与包容的活力。团场注重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财务岗位上精准的数据核对让资金运转规范有序,统计工作中细致的行业数据分析为发展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这些岗位的规范运作,彰显着团场在经济事务管理上的严谨与高效。

▲图为二团志愿者与团队成员

来自各地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在这里找到成长的土壤,从适应不同的风土人情到在岗位上独当一面,他们的进步背后,是团场提供的实践平台与包容环境。无论是财务数据的精准呈现,还是统计信息的有效运用,都让团场的发展更具底气,也让每一份专业力量都能融入基层运转的脉络中,共同推动着团场稳步前行。

线上寻访:团场故事里的治理智慧

在线上寻访的交流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一团的发展脉络愈发清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一团以“兵地融合”为纽带,在西部计划志愿者苏小刚参与团场举办为当地小学送温暖的活动中,政策关怀化作实实在在的温暖,彰显出团场在凝聚人心、促进团结上的治理温度。

▲图为团队成员线上寻访合照

这些线上分享的细节,让人们看到团场发展的多元面向——既有对民生需求的精准回应,也有对治理效能的持续打磨。西部计划志愿者们的经历,不过是团场在人才培育、服务群众过程中的一个缩影,真正动人的,是团场自身在实践中沉淀出的发展智慧与务实作风。

从天山脚下到塔克拉玛干边缘,这些团场虽或许不被外人熟知,但它们承载着屯垦戍边、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在这里,每一块土地都印记着奋斗的足迹,每一项工作都凝聚着发展的力量,每一张笑脸都映照着生活的希望。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到来,为一师注入了青春活力,而一师也以其广阔的平台滋养着志愿者成长。当青春的朝气遇上土地的厚重,当个体的微光汇入集体的星河,这些团场正在书写的,不仅是自身的振兴故事,更是整个西部大地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在时代的浪潮中奏响动人的乐章。

撰写:岳莹莹  马静怡  图片:孙博涵  马和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岳莹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4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