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润童心,安全伴成长——桂林学院“小梨花”实践团三下乡超有料

发布时间:2025-07-22 13:3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韦黎子涵、杜云慧   阅读 2.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7月初,桂林学院“小梨花”实践团满怀热忱,将生动有趣的课堂带到雁山区南区安置点的“青”空间,为期两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正式开启。实践团深入社区与乡村,聚焦趣味课堂,精心准备教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成员们将知识化作特别的馈赠,照亮孩子们的眼眸,让青春的活力在这片土地尽情挥洒。

生活智慧课堂:掌握实用小窍门

饮食健康小课堂上,实践团成员化身为“营养专家”,借助生动有趣的案例,向孩子们讲清楚“健康零食”和“隐形危害”的区别。还设计了“食物分类大挑战”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把膳食均衡的知识记在心里,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图为团队成员讲授饮食安全课程

“故事盲盒奇遇记”深受孩子们喜爱。盲盒里有老虎、兔子、鲸鱼等动物纸条,孩子们抽取后,围绕动物形象展开丰富想象,在画纸上描绘出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场景。画笔在纸上舞动,一幅幅充满童真的画面慢慢呈现,孩子们的想象力在创作中得到了充分发挥。

图为小朋友的创作过程

安全守护课堂:筑牢成长安全墙

网络防诈大闯关环节很有创意,实践团成员通过情景剧,再现 “刷单陷阱”“游戏充值骗局”等常见诈骗情景。孩子们变身 “反诈小卫士”,积极辨别其中的圈套,闯关成功的孩子能获得“反诈勋章”,让防诈知识深深印在脑海里。

图为团队成员讲授网络安全课程

为加强孩子们的水上安全意识,团队成员们详细讲解了溺水预防和自救方法,还设置了互动环节,引导孩子们分清安全和危险的水域。地震安全大作战中,实践团模拟地震场景进行演练,亲自教孩子们避险姿势和逃生路线,让这些“救命技能”牢记在孩子们的记忆中。

图为团队成员讲授水上安全课

探索与活力课堂:激发成长新潜能​

非遗泥塑奇妙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实践团成员先向孩子们介绍泥塑的历史由来和地方特色,然后示范“搓、揉、捏、刻”等基本技法。孩子们从经典作品的图片中获取灵感,动手制作自己的泥塑作品,在亲身实践中,真切体会传统文化的韵味,让非遗技艺得以传承。

图为团队成员与小朋友们一起体验泥塑

科学实验大发现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可乐遇盐喷发”“隐形墨水显形”“气球摩擦起电”“蜡烛吸水”等一系列有趣的实验相继进行。看到可乐翻滚、密信经火显现、气球吸附碎纸等奇妙现象,孩子们充满了好奇。这些实验将溶解反应、气压原理、静电现象等科学知识,变成了直观有趣的体验,为孩子们进行了一次生动的科学启蒙。

图为团队成员为小朋友们讲解实验步骤

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小梨花”实践团成员更愿做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同行者。课上答疑解惑、示范引导,课下互动交流、洞察需求——这场双向的温暖互动,让他们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真正的教育,是点燃求知的火苗,是指引成长的方向。青春在奉献中闪耀,为乡村的夏日留下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这个夏天,课堂成为“小梨花”连接城乡的纽带,让童真与关爱撞个满怀。未来,带着这份初心,实践团会把更多优质课程和贴心陪伴,送往更遥远的角落,让温暖持续传递。

图为团队成员与小朋友们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韦黎子涵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7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