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苏州大学“寻·访”实践团前往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实地调研。实践团通过参观展览、聆听讲解、互动体验等形式,全方位感受大运河的历史变迁与文化魅力。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是一座全面展示大运河历史、文化、生态及现代价值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实践团成员一进入博物馆,便被其恢弘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展陈内容所吸引。
图为“寻·访”实践团在大运河博物馆前的合影
在“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基本陈列展厅,实践团成员沿着时间轴线,从春秋时期吴国开凿邗沟,到隋唐大运河的贯通,再到元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的繁荣,系统了解了大运河的发展历程。苏州木渎古城、无锡梅里遗址、常州淹城遗址等多个江苏省内地点的出现让成员们对大运河江苏段的变迁与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展馆内陈列的古代漕运工具、河道工程模型、历代运河地图等珍贵文物,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实践团成员们都受益匪浅。
除了传统展陈,博物馆还运用VR虚拟现实、全息投影、沉浸式影院等现代科技手段,为参观者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在“运河上的舟楫”展厅,实践团成员登上1:1复原的清代漕运船只,配合360°环幕影像,仿佛置身于千帆竞发的运河盛景之中。而在“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展区,成员们漫步于仿古街市,感受古代运河沿岸的商业繁荣与市井生活。
图为“寻·访”实践团指导老师姚剑文与成员们一起浏览馆内资料
作为大运河沿线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区段之一,江苏段非遗项目以其精致典雅、技艺精湛的特点,向世人展示着"水韵江苏"的独特魅力,在“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占据了很大部分的内容。苏州评弹、扬州清曲在运河的滋养下衍生、发展、传承,见证了运河沿岸的别样风情。云锦灿若云霞,苏绣精秀灵巧,呈现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实践团成员在这些历史瑰宝前驻足许久,满是对工匠精神的赞叹与敬佩。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运河镌刻成一幅古老而现代的生动画卷,描绘着古往今来的美好生活。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指导老师姚剑文总结道:“要更深入地寻访运河文化,就要将运河沿岸的经济与文化相结合起来研究。运河文化终会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
图为“寻·访”实践团在非遗展馆前的合影
此次大运河博物馆之行,不仅让实践团成员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更激发了大家对运河文化的热爱与责任感。未来,“寻·访”实践团还将继续深入大运河沿线城市,开展更多调研活动,挖掘运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并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运河故事,助力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通讯员:朱滢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滢烯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