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9日讯(通讯员 郭思玥) 2025年7月19日,“雏鹰计划”社会实践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入第五天,围绕“青春聚力担使命,乡村振兴践初心”主题,为孩子们带来了思政、心理、急救三门特色课程,用知识与关爱为乡村儿童的成长保驾护航。
在“健行中国”思政课堂上,队员李思语以“健康中国”战略为核心,将十九大报告中“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的理念融入教学。她从孩子们的生活场景切入,父母上学前的安全叮咛、爷爷奶奶的饮食嘱托、老师的课堂安全提醒,这些日常细节都是身边鲜活的健康元素。课堂上,李思语还延伸讲解了体育强国的重要意义,鼓励孩子们养成健康作息、合理膳食的习惯,通过坚持运动为未来成长打下坚实基础,让“健康中国”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为什么农民一定是伯伯?警察一定是叔叔?护士一定是姐姐?”带着这些打破常规的问题,队员陈诗涵在“破框新生”心理课上,引导孩子们跳出偏见的牢笼。她用生动的描述展现不同职业的真实面貌:田间辛劳的农人用汗水浇灌希望,惩恶扬善的警察用身躯筑起防线,守护生命的医护人员以责任践行使命。课堂上,孩子们通过互动分享,写下自己曾遭遇的刻板印象并“贴标签”,在实践中学会拒绝偏见。陈诗涵告诉孩子们:“每个人都值得尊重,勇敢做自己就是最棒的”,让心理健康成长的理念深入人心。
“生命只有一次,每一秒都弥足珍贵。”队员王楹与刘听霄带来的“救心指南”急救课,以心肺复苏(CPR)为核心,系统讲解了急救操作的关键细节:按压手势、力度频率、人工呼吸要点等。
她们还特别强调了拨打120的规范——清晰说明病情、地址、联系方式,保持电话畅通。通过模拟演示与要点梳理,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基础急救知识,更深刻理解了“生命至上”的意义。两位老师希望,这些技能能让孩子们在关键时刻成为生命的守护者。
当日课程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到生命安全,全方位助力孩子们成长。正如课堂上传递的理念: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花朵,唯有打破偏见、守护健康、敬畏生命,才能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绽放属于自己的色彩。
撰文 | 郭思玥
图片 | 农姚 陈立志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郭思玥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