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0日讯(通讯员 马永泽、贾纪元、冉坪弘、林通)
2025年7月10日,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赴莎车县英吾斯塘乡兰干(9)村中华文化传承团在英吾斯塘乡兰干(9)村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队员们用汗水浇灌乡村振兴的梦想之花,用知识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希望的种子,让青春在基层沃土上绽放出绚丽光彩。
图 1 图为实践团队在万寿菊地里合影留念 林静贻供图
田间采菊助农忙 助农纾困显担当
“这些娃娃们真是帮了天大的忙啊!”脱贫户老人图尔荪·阿卜杜赛麦提紧握着队员的手说道。面对当地农户图尔荪·阿卜杜赛麦提、阿卜杜凯尤木·麦麦提艾力万寿菊采摘时节人手告急的困境,实践团队联合石河子大学硕博团队及石河子大学法学院赴莎车县英吾斯塘乡兰干(9)村乡村振兴促进团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联合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共40名师生来到万寿菊花田间,分工协作,助力采收万寿菊2.1吨。一袋袋承载着生计的金色花朵,让他们深刻体悟到,乡村振兴并非宏大的概念,而土地回馈的这堂生动实践课,则让学子们对肩头的时代责任有了更为坚实和深刻的理解——服务乡村,既是青春的担当,亦是成长最厚重的底色。
图2 图为团队成员采摘万寿菊 沈志杰供图
稻下梦随童声起 诗中情伴初心生
“小小朗诵家”课堂上,谢秋月娓娓道来袁隆平爷爷的故事。从扎根稻田的坚守,到“禾下乘凉梦”与“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的畅想,孩子们听得全神贯注。随后,大家齐声朗读《一粒湘米思念袁隆平爷爷》,“爷爷,您知道吗?您把梦想种到了我的心里,也种到了所有人的心里……”稚嫩的声音里,有对榜样的敬仰,更有对“梦想”二字的懵懂领悟。课后,10岁的穆耶赛尔·麦合木提说:“我也要像袁爷爷一样,为大家做有用的事。”
图3 图为“小小朗诵家”课堂学习袁隆平爷爷生平事迹 艾力库提·艾克帕尔供图
巧手探秘科学趣,光影之间播慧种
“小小科学家”课堂以“理论融入实践”为导向,通过动手操作与趣味探索让知识具象化。实践队员林通引导孩子们分组制作潜望镜,围绕“为何通过镜筒能观测高处景象” 的核心问题,深入浅出讲解光的反射原理,并指导完成镜筒组装、镜片固定等操作。当孩子们通过自制潜望镜成功观测到反射景象时,活动室响起惊喜欢呼。这堂科学实践课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好奇的种子——那些透过镜片看到的远方景象,或许正是他们未来探索世界的第一束光,而这份对未知的向往,终将激励他们实现自己的小小梦想。
图4 图为“小小科学家”课堂上团队成员指导组装“潜望镜” 沈志杰供图
从田间地头的躬身实践,到三尺讲台的知识传递,形成了一场“实践育人”与“文化浸润”的双向互动。每一项任务,既是石大学子深入基层、锤炼本领的成长历程,也是知识与温暖向乡村肌理渗透的生动实践。实践团后续将在英吾斯塘乡兰干(9)村持续开展特色课程等系列活动,以 “智志双扶” 的形式激活乡村发展动能,让科学精神与文化自信在基层土壤中扎根生长,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的青春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冉坪弘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